
长篇小说连载(18)
远方来的祝福
文/夏牧
18
时间象飞鸟一样旋转,国庆长假一晃便过去了,学校又进入秩序井然的教学过程。
老师们紧张的备课上课,忙得团团转,大家来不及也没时间私议别人什么的。
徐奶奶倒是例外的安逸。她干完清洁活计,依然坐在图书室里看报纸或散文书籍,灵感来了就着电脑打文章。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的日历便翻到十月份。
金秋十月,本来应该艳阳高照,充满诗意的秋高气爽。但今年的秋天却是一个多雨的秋黄梅季节。天好一阵阴一阵,上午开太阳,而下午指不定来场小阵雨,甚至是连绵不绝的中大雨,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徐奶奶的儿子媳妇早已去苏南上班了,她依然和孙子徐小宝一起生活,每天按时把小宝吃完早饭后一起带进学校。
早晨,徐奶奶起来后,烧好早饭,自己照例三扒两咽的先吃完,再让穿好衣服的小宝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看太阳上班,这是多年的习惯了。
星期二的中午,久违的太阳明晃晃的,老天应该不会下雨了。她把小宝安坐在电动车上,没有想起带雨披,径直带上头盔上学了。快要放学时,天便慢慢的阴沉下来,开始下起毛毛细雨,而到放学时却下得更大了,一时半会没有停止的迹象。
“糟糕,忘记带雨披了。”徐奶奶一边看着雨天,一边懊恼的嘟嚷着。
旁边的小宝说:“奶奶,我看到李校长办公室有雨披呢,我们跟校长借用一下吧。”
徐奶奶接过小宝话头说:“对呀,李校长住在学校里,上街有事一般打雨伞,不用雨披的。”
但她又想,既然不用雨披,校长干吗备雨披呢。管他呢,既然备了,总归有人家的用处吧。
李校长是外乡人,家在二十里外的冈北镇,安排到这青龙镇中心小学做校长已经整整五年多了。
县教育局有规定,小学校长实行轮岗交流制,一般满五年,会调换一下地方或岗位。县局领导考虑到李校长孤身一人,已经五十五六岁的人了,他的子女也都在城里工作,又从来没有提过任何的个人要求,曾征求他意见,让他到城边上的县直第二小学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但他坚持说,有那么多的人要往城边上靠,还是让有实际困难的同志先去吧。就这样,他一直待在青龙镇不想动。
徐奶奶知道李校长家在冈北镇,但除了见过他的儿孙们偶尔来看看他,却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爱人来过他这里。
哪有家属几年不来看丈夫的呢?要么没有,要么感情不好。
她有时想过这个事,但又觉得是自己多管闲事了。她没有打听别人的家事的习惯,尤其是现在,孤身一人,人家又是单身在此,一开口,就会以为你会有什么目的,更不宜随便打听了。
当然也没有人跟她谈论李校长的事。因为李校长为人正派,注意影响,一般不会和女老师单独接触或谈得太多,也没有人谈他个人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关于李校长,没有风言风语,几乎没有人品上的瑕疵。
李校长也委实不喜欢老师们议论别人的家长里短,尤其不喜欢那些有事没事嚼舌根的人。他说过,凡随便在背后议论他人的人,不是人品有问题,就是工作不专心。这样的人不仅做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会影响同事间的和谐氛围。因此,大家平时除了谈工作或自身的儿女家常,基本不谈他人的家长里短,尤其不谈同事间的是非之事,校风比较好。这也是上上下下对李校长评价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徐奶奶就佩服李校长的人品和他办事公道正派的风格。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说,以免别人说她拍校长马屁。她可不是这样的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仅仅是个清洁工,更不宜多嘴多舌,让人闻之生厌。
徐奶奶和小宝到校长办公室想借用雨披,但在门口又看不到雨披了,犹豫着是不是该问李校长借呢。正当思绪不定时,李校长却从桌上的书本抬起头来,主动问她了:“是不是想借雨披用?”
唉,李校长简直就是个睿智的人精,总能猜到人的心思,好像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徐奶奶这样想着的时候,李校长却主动说话了:“昨天下雨时,这里没有雨伞,我披着雨披带到宿舍了。你等一下,我到宿舍去拿给你们用。 ”说着,便起身拿伞走出廊道向后拐去。
(未完待续)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