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连载(17)
远方来的祝福
文/夏牧
17
新的学年开始了。
根据集镇建设规划需要,同时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学校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合并,组成青龙镇九年制联合实验学校(筹)。
但因目前校园受限,不能一步到位的一体化办学,先采取一块牌子两个校园,分别办学,待明年总校园建好后再合并办学。
鉴于两个校园办学,合并办学后的青龙联合实验学校(筹),由镇里文教助理临时兼任总校校长和党总支书记,原小学李校长和原初中洪校长分别为第一副校长,负责小学部和初中部。
这与徐奶奶没有关系,清洁工依然是清洁工。校园需要清洁工。徐奶奶又回到镇中心小学,即现在的联合实验学校小学部。
徐奶奶像往常一样,比老师和学生们提前一个小时到校,打扫卫生和收拾办公室。
但令徐奶奶没有想到的是,李校长却比徐奶奶来得更要早,而且组织了十来位来得早的老师们,在校园门口欢迎徐奶奶回到小学部。这让徐奶奶有点受宠若惊,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
徐奶奶知道,这或许是李校长在为自己架势,或许是为她今后的再挑锣打鼓打铺垫,或许什么意思也不是,就是为了自己又回到清洁工的岗位,是自己多想了。但回到清洁工的岗位,值得校长和老师们这般“隆重”的“欢迎”吗?唉,还真是的,一个莫名的仪式竟累得徐奶奶这般的费神盘桓,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在紧张忙碌的开学之后,教师节到了。镇里召开教师大会。徐奶奶,即王玉琴接到通知,参加会议。
镇里分管文教卫生的田副镇长宣读了镇政府的表彰决定。决定中有学校和各类型的教职工一长串的名字,其中有个王玉琴,后面著名(女)。
还注明女,难道还有男的教职工叫王玉琴的吗?与会者对此多了一分私语。而徐奶奶有点心跳,但也吃不准这名字的所指。
主持会议的文教助理说,党委政府很重视,镇长百忙之中到会并讲话,其后还要参加县里会议。由于时间关系,安排到台上领奖的是十位模范教师代表,其他的受表彰者会后由学校代为颁奖授带。
镇里会议结束后,学校接着开会,为未颁奖的老师和后勤人员披红发奖。另一位常务副校长宣读了镇政府和文教办的表彰决定。除了获奖的老师,还有后勤人员王玉琴,即徐奶奶。
这才清楚,带括号的王玉琴,就是徐奶奶。镇里叫王玉琴的教职工有三人,其中就有一位男老师叫王玉琴,是刚刚经教师统考后才分配过来的。
原来文教办为鼓励创建清洁美好校园,新设了优秀员工奖,包括清洁人员一样参评。徐奶奶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除了表彰她清洁工作做得好而外,还因为她先后代过两个班的语文课,作出过积极的教学贡献,这也是主要方面。但她也只能获颁清洁保洁工奖项,因为她不是正式教师,再优秀再出色也无法授予优秀教师奖。不过,作为清洁工能受到表彰,徐奶奶已经非常满足了。
其后是李校长讲话,他号召老师们学习徐奶奶王玉琴做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钉子精神,为联合实验学校争创一流学习作出应有的贡献。
看着鲜红的获奖证书和伍佰元奖金,听着李校长的表彰讲话,徐奶奶不禁热泪盈眶。想到自己的付出和家庭的牺牲,感到也值了。特别是李校长的讲话,使她感到久违的快慰。
她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从前。记得这样的表彰语言,还是读高三那年,语文老师表扬她时有过的。
她清楚地记得,她的一篇叫做《我们的责任》的命题作文,联系实际写得情真意切,又十分的深刻。不是空泛的大道理,而是把个人和家庭、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以及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写得丝丝相扣,步步深入。特别是把方志敏烈士那篇《我可爱的中国》中那份深切的情感,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融入其中,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老师把她的文章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并推荐到校刊上油印发表,曾引起轰动。她曾激得几天都处于高度的亢奋中。
虽然现在人到中年,尤其是遇到家庭变故,不再有高度亢奋的冲动,但情感因子依然存在,遇到一定的条件,还会荡起难以抑制的波澜。
(未完待续)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