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连载(11)
远方来的祝福
文/夏牧
11
“你怎么知道啊?”
“嗬,我们校长之间有什么不知道的呀。再说,他想挖我的人,能不跟我招呼吗。”
说到这里,李校长停下,吸里口烟。而徐奶奶扶着拖把柄,看着李校长吐出的烟雾眯着眼。
李校长忽然觉得了什么,赶紧再吸一口,而后把尚未吸完的烟蒂丢进不远的垃圾箱里。
李校长舔了下被烟熏干的薄唇,接着说“那洪校长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了。我是如实向他介绍情况的,但我说,这不是我说了算的事,你应该先打电话跟她本人说为好。”
说完这话后,李校长又微笑着重复了句:“挖我的人,当然得我同意才是呢。”他故意把“挖我的人”说得重一点。说到这里,又故意停下来,看徐奶奶的反应。
你的人?我成你的人了?徐奶奶别的话没怎么入耳,倒是这句话听得特别真切。她为校长的这句话感到惊奇而又温暖。
李校长见她镇静中似有感触,以为是顾虑会丢了清洁工的岗位,便又接着说:“至于你现在的岗位,我们可以先找个老人临时替代着,待你回来后还由你接替。至于为什么这样撒手让你去,是想让你再有一个展示你能力的平台,多多的实践有好处,对你未来也许是件好事情。有什么比释放自己潜能的事情更开心更重要的呢。”
想不到一向威严的李校长竟是这样的通情达理,又这样的善解人意,还考虑得这么的周祥。想到这里,徐奶奶越发的怀有歉意了。一下子没有了后顾之忧,心情如释重负。
和那位接替她的老人交接过相关事项,又叮嘱他需要注意的方面后,徐奶奶第二天就骑着电瓶车去龙湾小学上班了。
两地相距十一二里公路,三十多分钟的路程,但前方恰逢翻修进龙湾的一段二里长的公路,又巧合前天夜里下了场透雨,路基积水,路边泥泞,费了好大一会工夫。到了龙湾街道才有人告诉她,北边距此不远,有条新公路,尽管要多弯些路,但要好走得多。而她想,这路虽然难走点,但毕竟不弯路。人生也是这样,不怕难走,就怕弯路。
徐奶奶一路推着车,一路问着人,不知不觉到了龙湾小学大门口。恰好迎面撞上同学戴。这个“四只眼”的老同学瞅了一会,才看出是她的老同学王玉琴。不用多说,便大大咧咧的把她引进到洪校长的办公室。
洪校长是位身材不高,但很匀称的人。别看他个头不高,身材不胖,但声音却是特别的洪亮,和电话里听到的一模一样。但和她想象中的高大形象相去甚远,这不影响她对洪校长的好感。
洪校长向她介绍过有关情况后,便由她的同学戴去给徐奶奶交接六(1)班的有关事宜。
这是一个三轨制的(1)班级,共有五十五位学生。确如她的同学戴所说,本来在那位谭老师的主持下,这个班的语文基础确实比较好,在全镇统考中,每次总处于一二名之间,几乎与镇中心小学的尖子班轮流坐庄第一名的位置。但由于他半年来经常生病而导致反反复复,学生的情绪和应试情况不是太好了,甚至有些糟糕了,期中考试已经掉到倒数第一的窘境,导致学生家长议论纷纷和不安。
徐奶奶先找分管的副校长和数学老师交流了解语文教学情况,再找部分学生恳谈交心,弄清楚了教学进度和学生到底差在哪。
经过一天又一晚上的了解和个别学生家访,徐奶奶掌握了三个问题:课程进度滞后,已经落下三个课时;已教的课程由于缺乏巩固,期中考试漏洞百出;由于考试落差,学生情绪低落,个别学生已经严重厌学逃课了。弄清情况后的徐奶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有吃过猪肉,总见过猪子跑吧。三个多月一百多天,按常规应该进入小升初考试的百日冲刺了。而事实上,其他班级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冲刺准备了。可眼前的六(1)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不仅要补上前面落下的课程,还要赶上跑在前头的班级,这不是百米冲刺,而是迎波冲浪,是玩命。自已能玩,但孩子们呢?想到这里,徐奶奶顿觉得后背渗着汗。但既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