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卷7.4#儒学##王阳明##传习录##白话传习录##黄以方录# 译
作者:黄以方
【译文】
先生说:“(程、朱等)先儒主张‘格物’就是格天下的事物。天下事物怎么格?比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现在你个怎么去格?就算草木能格,又怎样让它来‘诚’自己的意呢?我认为‘格’就是‘正’,‘物’就是‘事’。《大学》中所谓的‘身’,就是指人的耳目口鼻及四肢。若想修身,就要做到:眼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
【辰记茶坊3387评述】
如今有了科学,知道万事万物可以格,嗯,不过留给科学格,儒学只是格心,格生活方式了。
这是辰记茶坊3387的传习录翻译评述,传习录是儒学的一个里程碑,落实了个人修身的具体做法,存养省察,学问思辨行,知行并进,使儒学完成了个人修身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方法论体系。欢迎大家加入辰记茶坊3387公众号和群学习。具体进群学习方法和细则,见图一与二。
【原文】
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