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逆差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这件事?
大国纵横
优质国际资讯领域创作者
2016年美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还只有5020亿美元。而据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2018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将扩大到约6100亿美元。
为什么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不降反增呢,是特朗普的策略失策了?其实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两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增大是必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竞争力最强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竞争力最强的是高科技产业。换句话说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美国需要进口大量“中国制造”的消费品。所以不管双方经济上的冲突如何激烈,美国都不得不大量购买中国廉价的消费品,即使这些产品被大幅加税,也比美国制造的便宜很多。而中国也必须购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因为很多高科技产品世界上仅此一家,并无分店。在这种情况下,就决定了双方的贸易额总量不可能突然降不下来,当然贸易逆差也会必定存在。
其次,这是双方经济摩擦带来的短期效应。双方的贸易逆差本来就很大,这次又互相加税,会导致双方进口的产品成本增加,进而导致贸易额增加,贸易逆差也会相应增大。我举一个例子,中国需要购买美国的一个苹果手机,价值1万元。美国需要购买中国500件玩具,价值1.5万元,双方贸易总额为2.5万元,贸易逆差为5000元。这时候各自加税50%,苹果手机总价值成了1.5万元,中国玩具的总价值成了2.25万元,这时候双方的贸易总额成了3.75万元,而贸易逆差增大到了7500元。
再次,这是由双方产品特性决定的。中国出口美国的大部分是消费品,中国进口美国的大部分是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而消费品的特性就是不可替代性。我们可以不玩手机,但美国不能不吃不喝不穿衣服吧。所以,美国还是要大量进口中国的消费品,但是中国却可能减少对美国商品的进口,尤其是替代性强的农业,比如,中国去年大量减少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同时在高科技行业,因为美国对我们的制裁,一些高科技产品如芯片,美国不卖给我们了。这就导致中国进口美国的产品数量少了,而美国进口中国的产品数量不变,这就会导致贸易逆差增大。
因此,这次中美贸易逆差增大,我们不要以为占了美国多大便宜,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其中还有两国计算方法的问题,比如大量在中国组装的产品,如苹果公司的手机,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加工组装,最后被盖上“中国制造”的帽子,而这些都被统计在中国出口的商品范围内。实际上这根本不是我国的产品。
另外,两国的贸易逆差和美国政府的对我们的敌对态度有很大关系。美国有很多好东西,我们都想要进口,比如美国的航空母舰、f22战斗机,还有各种先进的预警机、防空导弹,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是美国你不卖啊,你如果多卖给我们点,我们的贸易逆差会瞬间被拉平。
最后,奉劝美国不要再拿贸易逆差说事了,抹平贸易逆差完全在特朗普的一念之间。
创建于201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