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 恩 母 校
文/刘成模
诵/梦锁清秋
临津旧驿,顺安古镇。长河蜿蜒如带,中泛涟漪,笠山蹉峨如屏,上耸翠微。连荆带越,得吴楚文化之润,移民建县,筑齐鲁诗教之基。尊师重教,成素朴之学风,崇文仰道,养纯质之人情。仁人喜而择居,学者爱而施教。陶山林蔚,葛仙寻穴炼丹,灵窦泉清,荆公设堂传经。千载转瞬,一朝废经,旧学汰,新学兴。童蒙幸能承教,少年负笈远行。天地翻覆,乾坤鼎新,有司兴教,择东山以建庠序,学子求知,选西席以作传承。开县东中教之先,集八乡少年之英。学风既开,文化昌明。得毓秀于笠山,获灵性于临津。杏坛张帜,化育自此泽众,踵履成蹊,功成不待自明。
戊戍之秋,八月之末,繁露既白,丛菊已盈。秋荷枯立,尽韵悠而更妍,桂雨飘洒,虽香远而益清。五十年阔别,怀思眷眷,五十载思念,衷心拳拳。返母校以友聚,携同侪以园经。清波潋艳,杂树郁青。言笑晏晏,怀想殷殷。思师恩之嘉诲,颂母校之慧引。
当年入泮,尚在少年,处浑沌其未觉,正稚拙而率真。新知启蒙,不觉屋舍陋简,大道塑心,却喜诗书繁荫。韩信笑点部伍,数理玄妙,织女不会牵牛,格致无尽。李杜诗,苏辛词,孔孟教,韩柳文,如春雨其润物,若甘露之沁心。传授大道,澡雪精神。明明德其正大,智智慧而光明。若新竹之茁壮,如小荷之清新。经师促我广识,人师破我迷津。数百日之教,以成终身之基,五十年之行,幸得母校之荫。

文革潮起,尽荒唐而虔诚,风云屡变,多冲动而惧惊。同室操戈,几成椎心之痛,异议煎怀,亦成泣血之恨。多迷惘其犹疑,更踌躇而徬惶。流云化为苍狗,不堪回首,聚铁铸成大锉,犹可为师。方觉省悟,一旦幡然。既明行成于思,更悟业精于勤。一番坎坷,已成终身训教,几经反思,终能正道直行。
回乡下乡,磨炼锤炼。叶山植木,得山水之明秀,鹊江斫苇,叹荻花如雪莹,大院种薑,育八宝之奇珍,北埂收禾,获稻粱之丰稔。掘大河于南北,吞吐天门长江水,建铁路于东西,贯通芜湖铜陵行。躬耕而强体魄,践行而壮精神。嚐艰辛而如饴,赖彝训之唯遵。一日被选,鱼跃鸢飞。如星汉之灿烂,犹百花皆艳竞。山河巨变,亦着我之心智,宏图得展,中有我之辛勤。
秋风袅袅兮云飞,黄花灿灿兮雁归。思母校兮萦怀,愿既遂兮夕辉。水流綿长,有恃源头清泉,树木繁茂,全赖其本固深。校已新建,美奂美轮。蒼龙仍行时雨,老树又焕新春。五育并举,养健全之人格,六艺皆兴,树合格之全人。红烛高燃,春风化为细雨,新蕾怒绽,幼木必成梁楹。庆六十华诞兮,会半纪欣聚,衷心一愿兮,齐颂母校。惟愿我母校兮,永葆芳芬。

【作者简介】刘成模,安徽铜陵人,高中语文教师。中教高级职称,原任教于安徽省祁门县第一中学,现已退休。一九六八年初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后进入教师队伍,从教四十余年,《重逢赋》是二零一六年十一月铜陵五七大学一九七五届毕业四十一周年同学聚会时所作。

【主播简介】 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主播,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