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鸿,笔名南鸿子,男,四川南部人,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南充市作协会员,诗作散见《中国诗歌》《星星》《散文诗世界》《诗词》《四川诗歌》《四川日报》《三峡诗刊》等。认为诗歌应深切关注人以及人世的疼痛,让诗人和读者在领悟痛的过程中获得一牧镇痛的灵药。
月亮之下 (组诗)
《隐退的炊烟》
故乡的炊烟,曾经是一只蓝色的手
指引我回家的路
离炊烟近一步,梦就近了一里地
炊烟是故乡的一个符号
提问我的辘辘肌肠
山坳里的家啊
炊烟袅袅,总是经不住山风的鼓动
在树稍间迷失自己的体香
炊烟住不惯楼房
只有窝居在低矮的瓦屋
直到有一天
天然气管道伸进村庄的血液
裸露的那部分
勾引出我的一些疼痛
仿佛,唯有那缕炊烟才能将我治愈
《梦乡亭》
檐角钩破红尘,露出问号的真身
溪口的廊柱,截住乡音
凭栏。炊烟折断诗行
流水省略了一片蛙声
夕阳用句号圈住倦鸟的归期
晚霞涂改了村庄的容颜
熏衣草只是一个逗号,捂不住石径的嘴巴
栏杆上掉下的叹词,落地成河
松柏守望成一排叹号,围成思想的栅栏
月季趁月已西沉,红着脸
表达金色的沉默
《月亮之下》
故乡。夏季熟了
金色的稻粒从篾席聚拢,回家
留下清新的体温
一家老少
挤进去,席地仰望,像稻子一样摊开
等待月光覆盖一层雪
褪去金黄
乘凉,在时空隧道做一次加法
赏月,数星星
是我童年的必修课
也是乡下人日复一日的作业
月亮是一道永远的填空题
每天的命题,都仿佛隐匿了主语
他们,久仰成瘾,总是在自问自答中
破解一道道难题
《石磨》
被日子原地旋转
一生咀嚼,吐出精细的词汇
磨牙声在故乡低吟
我用一捧玉米垫高远方的梦
祖母的咳嗽卡在喉咙
被一排石牙咬碎
机电声,抽打老屋的嘴巴
一颗牙掉在酒窝里
《那条老路不见了》
回到老家
老想再走一走老路
总是踩在
崎岖的记忆里
一直跌跌撞撞,跌入梦乡好多年
路上的纸飞机不见了
香烟盒,给故乡铺设的补丁
也不见了
水泥路横腰截断草木世界
一条白练在喇叭声里蜿蜒
直到穿过故乡的魂
老路的末处,已长出苦菜花
刚好,为老路延长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