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告在礼村民书·····1
张智超书法作品选·····4
张智超自主设计研发的文化产品选·····5
编者按·····6
序一·····7
序二·····8
序三·····10
目录·····11
1、在礼新貌·····15
在礼新貌·····16
同心·在礼社区·····17
郑卢高速洛宁站·····21
碧秀庄园生态旅游区·····23
天宁木业公司·····25
富宁木业公司·····27
台北国际居民小区·····29
2、在礼百年·····31
在礼村百年巨变·····32
抓机遇谋发展·····35
历任村领导机构概况·····37
在礼村党建概况·····39
在礼教育发展及教师队伍·····41
教改新篇·····44
捐资建校碑文碑序·····45
莘莘学子 祖国栋梁·····46
行医济世救众生·····51
白衣天使 杏林妙手·····53
人民公仆 行业精英·····56
青春献军旅 功德载千·····62
蓬勃的在礼村办企业·····64
寿星篇·····66
人物篇······67
在礼村革命烈士·····67
在礼村地下党·····67
民主人士·····68
纪念马腾蛟遇难一百周年·····69
村干部·····70
在礼名人录·····73
行政干部·····73
当代名医·····76
公益楷模·····79
乡贤达士·····81
凡人善举·····83
孝老爱亲·····87
忆爷爷·····88
梅花香自苦寒来·····89
民间艺人·····90
能工巧匠·····92
3、村之魂·····94
在礼村名的来历及演变·····95
为在礼村正名·····96
为在礼村正名请示报告·····97
村之魂·····99
树魂·····103
4、在礼姓氏追远·····104
在礼村家族姓氏概况·····105
千古冤魂花用吉·····106
文韬武略锁阁老·····109
进士门第·····113
祖传世医、功同良相·····120
李门人才辈出·····122
书香门第 教育世家·····124
义举感天地 美德传古今·····125
在礼五王·····126
耕读传家故县陈氏·····127
贺家大院兴衰记·····130
5、文化在礼·····132
古迹寻踪·····133
无极洞神灵之神话故事·····140
佛教概说·····164
诸圣语录·····166
佛门新秀王跃军·····167
6、传说·····168
花御史的传说·····169
锁阁老的传说·····169
无极洞的传说·····170
观音送子的传说·····171
土龙的传说·····171
祭祀圪塔的传说·····172
奶奶庙的传说·····173
故县莲花寨的传说·····173
猕猴桃·····174
瞧夏的来历·····175
故县古槐树·····175
挪挪寺的传说·····176
石婆的传说·····176
7、附录·····178
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179
永宁志序·····180
大观亭记·····182
大观胜概·····184
锁氏古冢·····185
在礼古宅·····187
历史的见证·····191
诗词二首·····193
故县水库杂感·····193
在礼武圣庙碑文·····194
陈明章书画作品选·····195
编后语·····198
编者简介·····199

人物篇
在礼村革命烈士
刘满升
刘满升(1926-1947)早年从教。1947年8月由我地下党陕州地委书记孙耀彩介绍,从事我党地下工作,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在礼村村长,后调任县公安员。领导群众与地主恶霸进行斗争,后因被人出卖,刘于1947年12月21日夜不幸被敌人杀害,终年21岁。现已载入史册,洛宁县烈士陵园纪念碑上有其名。

吴学智
吴学智(1917-1947)早年由我地下党原陕州地委书记孙耀彩介绍,同刘满升一起从事我党地下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在礼村副村长,刘满升调任县公安员后吴学智任在礼村村长。领导基层群众与敌人进行斗争。后被出卖,同刘一起被敌人杀害,终年30岁。现已记入史册,洛宁县烈士陵园纪念碑上有其名。

郭锁立
郭锁立(1934-1951)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志愿军549团3营战士。同年牺牲于朝鲜上连洞战役,年仅17岁。为志愿军烈士。县志烈士表册上有记载。

马东升
马东升生于1928年。原系在礼马氏后人,移居余庄村,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志愿军119师597团战士。1953年牺牲于朝鲜上甘岭战役,年仅25 岁,为志愿军烈士,县志烈士表册上有记载。

李学智
李学智系李洁庵次子。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初在重庆为部队押运军粮时,遭遇敌人袭击,不幸牺牲。后被追任为烈士。
在礼村地下党
于超儒
于超儒,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南街人。1918年生,青年时从事教育工作。1936年,于超儒由首届洛宁县委委员贺崇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由党组织安排,于以个人名义参加国民党。同年,洛宁县委创建了在礼村地下党支部,于超儒担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10月洛宁县委下设八个区委,在礼支部受王范区委所辖。区委书记为李廷琨,委员为于超儒、李尚德等。(摘自红色沃土)
1942年日伪汉奸、国民党反动派追杀共产党人,在礼地下党员张福龙、李尚德投奔延安,于超儒因有国民党身份,没有撤离,但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建国后,受国民党党籍的牵连,遭到不公正对待,1979年后平反。2000年病故。终年83岁。

李尚德
李尚德,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南街人。1936年由本村青年教师、地下党员于超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0月洛宁县委下设八个区委,在礼支部受王范区委所辖,区委书记为李廷琨,委员为于超儒、李尚德等。(摘自红色沃土32页)。1942年日伪汉奸、国民党反动派追杀共产党人、豫西地区白色恐怖,对敌斗争形势严峻,上级党组织指派已暴露的地下党员撤离,于是李尚德同本村地下党员张福龙一起,北渡黄河,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到达陕北后,先在延安中央党校受训,后留校搞党务工作。解放前夕,派往铁路工作,发动工人保护铁路。解放后一直在铁路战线工会工作,抓党务。退休时为焦作铁路局党委书记。

张福龙
张福龙,参加革命后叫张俊智,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南街人。1936年由本村青年教师、地下党员于超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日伪汉奸、国民党反动派追杀共产党人。张福龙同本村地下党员李尚德一起北渡黄河,达到革命圣地延安。到达陕北后,经中央党校培训,派往部队工作,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解放后任上海电子仪表厂党委书记。六十年代曾回家探母,得知其爱人已改嫁荣誉军人刘振荣,就前往探望安慰,并宽慰刘安心同媳妇一起好好过日子。对其爱人的归宿表示理解和满意。返回部队时由于母亲年事已高,就接走老母亲亲自奉养,全家人扎根外地,如今张福龙及其老母亲都故于上海。

民主人士
马腾蛟
马腾蛟(1873-1915),1884年考中秀才。1909年加入同盟会,4月赴武汉参加黄兴组织的革命联盟会议。返回后在卢氏、宜阳、洛宁等地联络反清革命活动。被委任为永宁县议事会会长。1915年县署为购买枪支,每两地银加派100文铜钱。马腾蛟组织吴村、冀庄、杨坡三地农民进城向当局交犁耙、绳索、木锨、锄头,抗议加赋。当局明允暗恨,后以“乱党罪”将马腾蛟杀害于洛阳,终年42 岁。
李洁庵
李洁庵,幼名喜,字廉声,学名栋甫。县志328页载:“凡村人张梓甫与坡头人雷应甫,在礼人李栋甫,合称洛宁‘三甫’。他们均在县政府担任要职。”李洁庵曾任民国国民政府国大代表,河南省参议员。在河南开封创办“私立济汴中学”,任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封济汴中学由开封迁往洛宁。办学期间私立济汴中学暗中允许中共地下党活动,保护了一部分洛宁地下党员。1944年任国民政府洛宁县县长。任期内关注民生,重修“万厢渠”,改善灌溉条件。1941年,私立济汴中学校长李洁庵首次引进苹果,在西山底乡龙泉寺,马店乡杨疙瘩等地栽培(见洛宁县志第129页)。
李洁庵,平易近人,善待乡邻。1948年任县长时,曾搭救本村共产党员,县大队战士张克勤。在群众中口碑相传。
李洁庵,对待乡邻一视同仁,在发丧葬父时,乡邻不论贵贱贫富均可入席,款待三日,亲自高接远送。

张毓杰
张毓杰,字豪兴,号祖荫,在礼村西街人。1912年任洛宁县教育会会长。民国四年(1915)北京大学政法经济系毕业。先后任国民政府卢氏县县长,陕西蒲城县县长。解放后回乡务农,亲自参加生产劳动,同乡邻和睦相处。在群众中流传每当夏收时,交代管家不要撵到他家田地拾麦子的穷人。他亲自赶车拉麦时,小孩从车上拽麦子,他也当做没看见,从不呵斥。解放初,其夫人还在在礼小学任教。
1944年日寇占领洛宁后,派兵到在礼威逼张毓杰当伪县长,张不从,设计翻墙逃脱,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李铁生
李铁生,又名铁声,系李洁庵胞弟,1948年赴台湾。在台湾国民政府农业部任职。他思念故里,关心乡亲。1991年为村办学校捐款100美元。1992年曾从台湾回家乡探望亲人。后定居美国,2004年病故于异国他乡。享年85岁。

纪念马腾蛟遇难一百周年
2015年,是马腾蛟遇难一百周年。在礼村马氏族人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追忆他的光辉生平,寄托我们的哀思。
马腾蛟,字亦龙,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城郊乡在礼村马氏三门十六世人。其祖父马成章、父亲马甲寅均为农民。马腾蛟从小就干农活,为老人分忧。他五岁入私塾,聪慧勤奋,刻苦学习,光绪十年(1884年)十一岁时考中秀才。
在礼村北有一座千年古刹——无极山朝阳洞庙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修朝阳洞时,78岁高龄的马成章被推举为经理,并捐钱千文。时25岁已为生员的马腾蛟也积极参与了这一善举。他偕同本村廪生张敬修为重修朝阳洞碑撰写序文,言简意赅,展示了他的文笔风采。
宣统元年(1909年),血气方刚的马腾蛟,目睹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行径,他毅然加入同盟会,投身于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洪流之中。同年四月,他赴武汉参加黄兴组织的革命联盟会议,被委任为永宁议事会会长,后在卢氏、宜阳、永宁等地进行反清活动。
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窃国称帝,孙中山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马腾蛟积极参与了二次革命。当时永宁县署不顾百姓疾苦,在田赋每两银子上加派铜钱百文,并强逼限期缴纳。马腾蛟带领吴村、冀庄、杨坡各里数千乡民,背着犁耙、绳索等农具,拥向县城抗议加赋。知县贾毓鹗被迫应承,百姓怒火方息。
不久,反动当局进行报复,秘密将马腾蛟抓捕并押解到洛阳。当革命党人得知消息,进行营救时。传来了马腾蛟被反动当局加以“乱党”罪名惨遭杀害的噩耗。
马腾蛟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是为百姓谋幸福而牺牲,虽死犹荣。
时光已过百年,今时逢太平盛世,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可以告慰马腾蛟的在天之灵:你的遗愿已经实现,安息吧!

寿 星 篇
吴锁立供稿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明清时在礼古稀之人均收录在民国六年洛宁县志乡耆(qi)篇中,《村之魂》中有详细转述,不再重复。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加上医疗的普及和医术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相应提高,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到73·5岁。在礼村如今70岁以上老人已有2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比例百分之五。80岁以上也有数十人,也不算稀少。因此,九十岁以上才称得起寿星。现把寿星名单收录入册,近百年来在礼共有寿星十八位,现有寿星占全村总人口千分之二。
已故寿星:
锁文秀 男,在礼村洞沟人。民国六年县志中唯一百岁老人,享年104岁。民初蒙大总统。褒以“南极寿昌”。
陈光都 男,原系故县人,后其家移居在礼洞沟。生于1882年卒于1972年,享年91岁。
马娩 女,在礼洞沟人。生于1907年,卒于2001年,终年95岁。
董贵 女,在礼村东街人。生于1902年,卒于2003年,终年91岁。
柴连芝 女,在礼村东街人。生于1912年,卒于2005年,终年94岁。
蔡小夫 男,在礼村南街人。生于1919年,卒于2009年,终年91岁。
李圣铭 男,在礼村南街人。生于1920年,卒于2011年,终年92岁。生前是洛宁县医院名医,也是洛宁县医院创始人之一。
徐丰莲 女,在礼村西街人,生于1919年,卒于2012年,终年94岁。
曲改枝 女,在礼中寨三组人,生于1924年,卒于2013年,终年90岁。
李粉 女,在礼西街九组人,生于1924年,卒于2013年,终年90岁。
金娥 女,在礼中寨三组人。生于1922年,卒于2013年,终年92岁。
王西章(大),男,在礼中寨三组人。生于1916年,卒于2014年,终年99岁。生前曾任洛宁县土产公司主任。
郭荣 女,在礼村南寨四组人。生于1921年,卒于2014年,终年94岁。
现有寿星:
李穗 女,在礼村洞沟一组人。生于1919年,现年94岁。
陈桂莲 女,在礼中寨三组人。生于1922年,现年92岁。
杨万庭 男,在礼村南街十二组人。生于1925年,现年90岁。
邬金 女,在礼中寨三组人。生于1923年,现年91岁。
李转 女,在礼村南街七组人。生于1924年,现年90岁。
此调查截止2014年6月
本节由马老虎审订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马老虎,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