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张书栋 王胜文 张 燕)1974年5月5日,是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军屯村共产党员王体军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他的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在党旗下进行了庄严宣誓。40多年来,王体军硬是把那入党铮铮誓言,化作抓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用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军屯模式”,化作对村民的千般情感、万般爱意,如同一股福流,流入村民的心田。

1978年王体军复员回乡后,便把村里父老乡亲过上幸福生活作为践行诺言的“初心”。不久,村民们也急推选王体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王体军就明确提出“产业脱贫”的口号,并发誓:“在位子,交票子,不交票子让位子”。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春风,王体军试想接过原来的村办醋厂。谁知,醋厂早就举步维艰,面临破产。为使醋厂起死回生,他不忍心看着全村人的心血付诸东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责任,承担起744万元的债务。在此之前,他先种过5亩水稻,又拿出10亩地栽种玉米试验,结果都很成功,不但第一次让村民们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而且每亩玉米高产1200斤。王体军想,尽管这些试验田推广都成功,也只是解决村民们的温饱问题,要使家家户户口袋都富起来,还要搞活经济,把醋厂办好,办成老百姓的醋厂。
动员会召开那天,全村人家家出动,会场人山人海。在讲述了办好醋厂的有利条件和表明自己的决心后,“我们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不让一家村民在脱贫路上掉队,特别是要扶起老弱病残的。”缺少资金,王体军带头垫资,村干部自觉出资,群众自愿捐资,不到一个星期,就筹资3万余元。

1991年4月16日,醋厂大红灯笼高高挂,五彩礼炮满天鸣。“九九龄维他醋”的第一批产品出厂后,整个军屯村沸腾了,小伙子奔走相告,老年人喜笑颜开,妇女们也自发地扭起了秧歌。带着全厂职工,敲锣打鼓,向全市人民报喜。产品走进北京全国展览会后,被消费者抢购一空。《人民日报》海外版等8家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立即轰动了京城,震撼了全国。军屯村村民破天荒地拿到了第一张“大团结”,从此开始分享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一个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体军还是位“党史通”,他认为,学党史应该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要使醋厂做大做强,还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头雁效应”。他率先在全镇企业中把党支部建到厂里,把党小组建在车间。

王体军管理的醋厂附近驻军“铁军”,是我军第一个把党支部建在连队的部队。王体军组织厂里党员职工到“铁军”师史馆参观学习后,由此联想到,“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如今的企业。于是,他把支部建到厂里,把党小组建到车间。结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个党员都把企业的兴衰与职工的利益连在一起,积极投入ISO9001-2000质量认证中。正当公司红红火火发展时,由于社会上一些调味品企业违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低价冲击市场,使“九九龄维他醋”一度陷入“低谷”。一些销售人员急了,建议销售勾兑醋。王体军十分恼火,迅速作出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决不能推波助澜,宁可失去市场,也不能失去良心,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企业宗旨不能丢”,在全厂叫响了“用党性保证质量”的口号,并把这一口号用超大字体喷绘在工厂大门和每个车间。然后把共产党员放到不放心的销售岗位上监督约束。与此同时,还奔赴河南省辉县回龙村,请来了全国先进党支部书记、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荣锁到厂里作《赤胆忠心,富民强村》的报告,激励全厂党员、职工扎扎实实按照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保健品专利核心技术要求,生产出放心醋、良心醋。结果,产品获得“全国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河南省优质产品等荣誉称号”。2017年,厂党支部还被中共洛龙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使全体党员和全村人扬眉吐气,也使他更加欣喜的是生产出来的名为“洛阳原醋”的产品还赢得了出国的“护照”。产品打入日本后,“洛阳神水走东京”成了日本民间的最强音。随即,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些客商为购到“洛阳神水”也纷至沓来,企业连续四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先后铺水泥路、打机井、挖灌溉渠,安自来水、路灯,免费为群众机耕等,为全村群众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军屯村徐徐铺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军屯村醋厂由过去的集体企业改制成民营企业,王体军成了醋厂的独立法人、董事长,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不少村民担心王体军说的话还算不算数,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仍然关心村里群众的脱贫致富。看着村民们期待的目光,他说:“书记不当,但责任不减,我还是个共产党员,是在党旗下宣过誓的人。”10年来,王体军共拿出善款百万元,回报社会。为了全村人的健康,王体军购买了大批医疗设备,为群众免费体检。对有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的慢性病人,免费提供一种降糖保健专利醋。对于残疾人,更是关怀备至。
——村民王灵一,左腿残疾,行走不便,媳妇又有听力障碍,儿子还患小儿麻痹症,一家人生活极度困难。王体军给这对夫妻在醋厂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人每月2500元,各种社保一应俱全。王灵一感动地说:“生活使我左腿失灵,但王体军又给我安上了左腿。
——双目失明的老人王同正,老伴去世后,一个人艰难度日,王体军每月送去200元钱和粮油、醋帮他维持生活。
——村民王建夫、唐利勇、刘洪杰等30多位残疾人王体库不仅安排他们到厂里领到一份工资,而且还安排两名老党员帮助他们做康复锻炼。——每年的重阳节,王体军都要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长寿宴”,送“维他醋”。
让村民们物质上的脱贫,并不是他追求的全部,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又把推进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传承孝道文化,还组织公司员工和村里年轻人举办“情暖瞬间,爱心体验”活动。重阳节,让前来体验的人终生难忘。首先是年轻人跪在地上为长者“三拜”,接着让子女与老人紧紧拥抱三分钟,体验小时候父母日日夜夜把自己怎样抱大,然后请儿女、媳妇、女婿给父母、公婆、岳父母洗一次脚,报答老人的养育之恩。大家说着洗着,哭成一片。“德孝风”催开了“和谐花”。已经两年没有听到儿媳喊声“爸爸”的老公公听到儿媳妇那句“爸爸,孩子不懂事,在这里给您谢罪了,今后我一定好好孝敬您”的道歉话,顿时泪如雨下。这一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更感受到王体军的良苦用心。 
当我们细细品味王体军为何有此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时,他那柔肠百转的家国情怀和他创出的扶贫“军屯模式”,给了我们响亮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