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玉兰虽谢香愈清
文/陈瑞成
时光荏苒,兰姐离开我们已近七个春秋。这些年来,为她写篇文章的夙愿始终萦绕于心,可每每提笔,心中便隐隐作痛,万语千言竟不知该从何说起。
兰姐名为“玉兰”,人亦如玉兰般温暖芬芳。她是已故堂伯父的长女,中专毕业后在五华县双华镇工作,一九八八年八月因工作变动,到县医药管理局(二○○二年机构改革,改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随丈夫住在县公路工区(现为县公路事务中心)单位宿舍。一九八九年八月,中专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五华县城某镇上班,从参加工作之日起,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兰姐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打电话让我到她家吃饭聊天。兰姐夫妇对我关怀备至,时常关心过问我的工作和生活,让离家在外独自一人的我不会孤独,倍感温暖。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兰姐不但关心我的生活,而且随着我的年龄增长,她对我的婚姻大事也是始终挂在心头。“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找女朋友不要光看外表,相貌过得去就行,关键是人品要好”,兰姐经常提醒我。在我结婚前的几年时间里,她先后张罗过两三个熟识的女孩给我认识,也许是缘分未到,未能牵手成功。一九九五年初夏,一位心仪的女孩走进我的生活,端午期间我到兰姐家吃饭,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兰姐高兴得合不拢嘴,笑着嘱咐我下次来家里时一定要带上女朋友,“姐帮你把把关哈”。那年冬天,我和那位女孩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结婚那天,兰姐精心挑选购买了一床质地优良、时尚美观的棉被,作为新婚礼物送给我们。如今,被子的被套已然褪色,但我们依然在使用,三十年来,它一直温暖着我们。“棉被的质量没得说,贴身更暖心!” 说起那床被子,妻子感慨万千。
婚后,我们搬到单位的新办公大楼居住,那里离兰姐的住处更近了,我和妻子到她家“蹭饭吃”的次数也更多了。我们的儿子出生后,兰姐对他亦是疼爱有加,家里经常备有糖果、饼干、娃哈哈等零食和饮料,“小不点”也总是盼望周末的到来。有时兰姐和姐夫因事外出没约我们过去,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嚷着要上大姑家里玩。二○○○年冬,我的堂兄新哥和他随军的妻子碧姐,他们从部队转业回到五华工作,兰姐和姐夫一样把他们视同自己的亲弟妹,从那时起,兰姐家里就更加热闹了。
一九九七年秋,在单位主要领导的关心下,我获得了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一个集资建房的名额,公司要求必须在一个月内缴清首期工程款,否则那个名额将收回。那时还没有住房公积金,我手头上仅有三四千元的积蓄,东借西凑仍有三千元的资金缺口无法筹措。由于兰姐和姐夫刚在老家建房不久,其女儿又考入大学就读,经济亦不宽裕,我们也不好意思向她张口。眼看缴款期限已到,正当我和妻子心急如焚之际,突然接到兰姐的电话,说是有事找我,让我在单位门口等她。大约过了七八分钟,姐夫骑着自行车载着兰姐匆匆赶来,“这钱你先拿去交房款,别误了事啊”,车刚停稳,兰姐边说边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我从兰姐手里接过那个带着体温的信封,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几年后的一个周末,我们到兰姐家聊天时,刚好她的邻居好友宋姨也在,那时我们才得知,当年那三千元也是兰姐向宋姨借来的。
二○○八年底兰姐退休后,我们和新哥夫妇到她家相聚的次数更多了。姊妹们常围坐在一起,偶尔打牌消遣,更多是闲话家常,无论是家中琐事还是心底烦忧,大家都乐于向兰姐倾诉。夫妻相处,难免有磕绊,每当我们闹了别扭,兰姐便是那位最好的调解人。她总是用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话点醒我们:“洗碗也有相碰时,夫妻哪能没矛盾?两口子过日子,要将心比心,得理也饶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二○一五年五六月间,兰姐时不时咳嗽,服药后又有所缓解,她以为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因此并没有太在意。中秋节过后,兰姐咳嗽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检查治疗后不见好转,在姐夫的再三催促下,才到黄塘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令人痛心——“肺癌晚期”。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弟妹们相顾无言,难以接受这残酷的事实。由于癌细胞已经转移,无法施行手术,只能靠口服抗癌药治疗,从那时起,兰姐开始了与病魔斗争的艰难历程。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兰姐照常约弟妹们到家里吃饭聊天,她的乐观和坚强深深感染着我们。可是,看着日渐消瘦憔悴的兰姐,大家惭愧万分,她忍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病痛,为弟妹们忙前忙后,而我们非但不能为她分担痛苦,还要给她增添麻烦,心里真不是滋味。为了让兰姐有更多的时间养病,我和新哥约定,当兰姐再次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时,适时编造善意的谎言,从而减少打扰兰姐的休息时间。
二○一八年仲夏,我们夫妻和新哥夫妇以及堂弟媳阿幼一行五人,前往双华矮畲探望在老家休养的兰姐。一个多月未见,兰姐虽然被病魔摧折了容颜,但她眼底那如玉兰花般清韧的神采依旧。看到弟妹们的到来,她心情格外舒畅,强忍着疼痛陪大家喝茶聊天,午餐时更是吃了半碗稀饭。后来我们从姐夫口中得知,那是近一个月以来,兰姐进食最多的一次。不承想,那顿午餐,竟是兰姐与我们姊妹五人,最后一次同桌共餐。兰姐知道我平时有午休的习惯,饭后,她又拖着羸弱的身体到二楼客房整理床褥,让我们休息。
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饱受疾病折磨的兰姐,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噩耗传来,我和妻子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兰姐,您……您怎么忍心离开我们呀,今后我们有烦恼向谁诉说呀? 弟妹们有疑难该找谁去啊……”
魂归天国去,情永驻人间。兰姐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音容笑貌、她的美好品德、她的深情厚爱,永远留在姊妹们的心中!她为姊妹们树起的那座精神丰碑永存,永远激励我们团结奋进,向上向善!
玉兰花虽谢,其香久愈清……

作者简介:
陈瑞成,男,广东梅州人,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梅州日报》《长乐文艺》等报刊。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请勿投已发布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作品。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欢迎大家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品诗》: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