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评】
《捣练子》,又名《捣练子令》《深院月》等,格律上通常为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其节奏较为明快、简短,韵律和谐,形式上较为灵活自由,既可以用于表达细腻婉约的情感,也能承载丰富多样的内容,为创作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整体来看,本期作品都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从不同角度选取冬季元素进行创作,精准地勾勒出冬季的各种场景,情感表现丰富多样,清晰的画面层次感和强烈的色彩感使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每一首作品不仅是描绘冬日场景的佳作,更是老师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歌。比如王利民的《冬泳》,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泳时“风割面,水砭肩”的恶劣环境以及冬泳者的坚韧,没有冗长的叙述,冬泳者无畏寒冷的豪迈气概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像杨玉凤的《咏雪》又给人以清新、美丽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奇幻的世界中,惊叹而陶醉。林桂杰的《冬韵》描绘雾凇美景、方放的《游雪乡随记》记录雪乡游玩经历,展现了冬季生活的多彩。陈先昀《忆儿时堆雪人》充满了对童年的怀念与温馨之情,情感细腻;而吴成义的“万树梨花凝画意”将雪景比作画卷,极其富有诗意。青杨的“星汉疏疏一抹红”、田海的“大蹄小印映梅红”又给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董立杰的《冬景》画面生动,展现了老年人在冬季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张继军的《小院雪景》营造出孤独寂寞的氛围,自然而然地呈现给读者。
总之,本期作品以冬季为背景创作,有冬泳、赏景、踏雪寻梅等等,风格各异,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婉约细腻,有的充满童趣,有的深沉感慨。共同展现了冬季丰富多彩的景象和人们在冬日里的不同情感体验,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创作尝试。
建议在今后的创作中,注意结构的严谨性,使前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更紧密,运用意象时更好的挖掘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意象的运用不仅仅是表象的描写,更要成为情感的载体和思想的寄托。(张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