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科技赋能海洋经济 协会领航产业升级——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时事新闻网辽宁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张藤泷,编辑陶爱华)
在黄海与渤海的相拥之处,大连这座滨海名城始终以海洋为依托,书写着渔业发展的壮阔篇章。作为中国北方渔业装备产业的核心聚集地,辽宁大连拥有完整的渔港渔船建造、渔业机械制造、科研检测等产业链条,但曾面临企业分散、标准不一、创新协同不足等发展瓶颈。2023年9月4日,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正式成立,作为大连市首个渔业装备产业类型社会组织,它以“为企业服务、为行业代言、为政府搭桥、为社会奉献”为核心宗旨,迅速成为串联产业资源、破解发展难题、引领升级方向的核心力量,为大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应运而生:搭建产业协同“连心桥”
大连渔业装备产业的发展,既承载着渔民增收的民生期待,也肩负着海洋经济转型的时代使命。长期以来,尽管大连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产业基础,但行业内企业各自为战、技术交流不畅、政策衔接不及时等问题,制约了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破解这一困局,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汇聚渔港渔船设计建造、渔业机械制造、科研教学、质量检测等全产业链主体的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应运而生。
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后,以辽宁省海洋海域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创始人孙颖士为理事长的核心团队,迅速明确“推动渔船更新改造,提高渔船安全、效率和生态升级,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协会构建起覆盖渔业装备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生态集群,让原本分散的企业“攥指成拳”。2025年1月10日举办的新春联谊会,进一步畅通了企业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沟通渠道,为产业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成为协会搭建协同平台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协会会员单位涵盖从前端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企业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互补”的良好格局,有效推动了大连渔业装备产业从“分散发展”向“集群共进”的转变。
政策赋能:打通惠企落地“最后一公里”
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导航仪”,而协会则是政策落地的“传导器”。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始终扮演着“政策宣传员”与“政企联络员”的双重角色,让国家省市的惠企政策精准触达企业,让企业的合理诉求有效传递至政府部门。
针对渔业领域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政策红利,协会积极解读《大连市推动渔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大连市海洋捕捞渔船“减船转产”及“木改钢”奖励补助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主动深入渔港渔村调研,引导会员企业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提升渔船信息化装备水平。配合大连市海洋发展局“两网、一中心、一平台”的智慧渔港建设思路,协会组织企业深度参与渔船渔港智慧化管控平台建设,推动电子船名牌、插卡式AIS设备、三代北斗定位系统等信息化装备的广泛应用,助力构建“五位一体”现代渔港管理体系。
科技引领:激活创新转化“核心引擎”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始终将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作为重点工作,着力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转化通道。通过组织考察团深入企业调研、对接科研院校资源、举办行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协会为企业与科研机构搭建起高效合作桥梁。
2025年5月22日至23日,由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承办的第二届北方新能源船舶发展研讨会在大连海事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数智赋能、船拓绿途”为主题,吸引了近200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科研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能源船舶技术、智能航运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上,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醇氢动力公司与大连现代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技术方+制造方”的产业协同模式迈出实质性步伐。
不仅如此,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还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烟台深远海养殖及现代渔业装备博览会等行业展会,展示大连渔业装备创新成果,拓展技术交流与市场合作空间。
绿色转型:绘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画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低碳成为渔业装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积极响应绿色发展号召,推动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为渔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协会大力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在渔业装备领域的应用,支持海大清能、大连淄柴等企业研发氢能船舶动力系统、低碳燃料动力产品等绿色装备,推动近海养殖渔船“新能源化”转型。鼓励汇程铝业等企业发挥高端铝合金材料优势,为渔船船体、养殖设施提供轻质高强耐腐蚀材料,助力产业降本增效。在第二届北方新能源船舶发展研讨会上,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永磁智能电力系统等绿色解决方案的分享交流,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多元路径。
服务为本:筑牢产业发展“坚实后盾”
会员服务是协会的立身之本,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始终以会员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化、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成为企业发展路上的“贴心人”。
针对企业市场拓展需求,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组织会员参加国内外行业展会、技术研讨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面对企业发展困惑,协会成立专业交流平台,分享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成果,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权益保障方面,协会积极为会员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支持,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用地、融资、人才等难题。针对海水养殖渔船安全与生产的矛盾问题,协会组织专家组深入大小长山,对几十家养殖户遇的困难进行调研,用科学的理念,围绕开放夜航、海岛抗风、旺季增加定员等现家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县渔业主管部门参考,并得到积极反馈。发挥了协会熟悉行业,了解会员,沟通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
为提升行业整体素质,协会组织渔业从业人员开展信息化设备使用、安全操作、绿色生产等专项培训,累计培训数千人次。参与“平安渔业”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强化渔船安全预警与应急响应,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渔业安全监管水平,为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扬帆深蓝续写“发展新篇”
从搭建协同平台到推动政策落地,从助力科技创新到引领绿色转型,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成立以来,始终与大连渔业装备产业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书写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协会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标准引领、服务升级四大重点,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广更多智能绿色装备技术;深化行业标准建设,推动产品迭代研发,完善产品溯源体系,提升“大连渔业装备”品牌影响力;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搭建更高层次的产业对接平台;持续优化会员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大连建设海洋强市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黄海潮涌,千帆竞发。大连市渔业装备协会正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引领一批渔业装备企业破浪前行。在协会的领航下,大连渔业装备产业必将焕发更强活力,让“大连智造”的渔业装备驰骋于更广阔的海洋,为海洋强国建设、城市蓝色经济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审核:季瑞阳,主编:朱大权
【未经作者授权,转载与搬运文图需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