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天使之歌(记二外孙刘承贺努力学本领)
文/真正记
一岁两辰来广场,
三旬四岁入儿堂。
五更六岁熟绳跳,
七岁8周拳脚将。
二宝酷藏天使像,
多才多艺小儿郎。
勤劳苦练有方向,
立志追哥争奖章。
时序绘成长,亲情铸初心——《天使之歌》诗评
这首七律以时间为轴,用质朴凝练的笔墨勾勒出二外孙刘承贺的成长轨迹,字里行间满溢祖辈的疼爱与期许,既展现了孩童成长的鲜活图景,又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成长理念,兼具生活温度与教育意义。
诗歌最鲜明的特色是时序脉络清晰,成长刻画细腻。开篇“一岁两辰来广场,三旬四岁入儿堂”以简洁的笔触铺陈幼儿时期的启蒙时光,“广场”“儿堂”等场景贴近生活,勾勒出孩子初识世界的懵懂模样;“五更六岁熟绳跳,七岁8周拳脚将”则聚焦学龄前后的技能成长,“五更”点出练习的勤勉,“熟绳跳”“拳脚将”具象化展现了孩子的多才多艺,从懵懂幼儿到活力少年的蜕变跃然纸上。诗人以年龄为节点,将成长中的关键阶段串联起来,时序递进间,既体现了对孩子成长细节的细致观察,也暗藏着时光流转中亲情的默默陪伴。
“天使像”与“争奖章”两大核心意象,是亲情视角下期许与成长力的集中体现。“二宝酷藏天使像”以“天使”喻指孩子纯真善良的本性,既饱含祖辈对孙辈的珍视与疼爱,也暗合了“天使之歌”的诗题;“立志追哥争奖章”则勾勒出孩子不服输、有志向的精神面貌,“追哥”展现了手足间的良性竞争,“争奖章”传递出积极进取的成长态度。一柔一刚的意象交织,既写出了孩子的纯真可爱,也凸显了其内在的成长动力,而这份动力的背后,正是亲情的滋养与期许的支撑。
从艺术手法来看,诗歌格律工整,语言质朴自然。全诗遵循七律平仄韵律,韵脚“堂”“将”“郎”“章”和谐统一,读来朗朗上口;“一岁两辰”“三旬四岁”等时间表述简洁明快,“熟绳跳”“拳脚将”等口语化表达鲜活生动,契合孩童成长的题材特点。结构上首尾呼应,开篇铺陈成长历程,结尾“勤劳苦练有方向”收束全篇,既点明了孩子成长的核心密码,也传递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教育理念,让诗歌兼具审美价值与传播意义。
整首诗以亲情为笔、以时光为纸,既刻画了孩子成长的美好瞬间,也诠释了亲情陪伴的温暖力量。它告诉我们,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点滴积累与家人期许,而这份积极向上的成长态度,正是最珍贵的人生财富。诗歌用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教育内涵,无论是祖辈对孙辈的疼爱,还是孩子对成长的追求,都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极具传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