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一日游
作者:刘丰彦
初冬之时,多日天气阴蒙。今日恰逢难得的艳阳高照之时,我与妻商量去户外走走以怡心情,首选地为西安近郊的高陵!
从家12点出发,坐4号地铁转8号线再转10号线到达终点站高陵的昭慧广场。交通便捷,车厢人员松散,一路顺畅坐到终点,沿途与同车的高陵乘客交流,顺势探寻高陵的人文风景与典故,以验证和修正前期的网络旅游攻略!
第一站:博物馆
中午13点20分到达地铁高陵终点站,根据导航步行前往高陵博物馆。首先,映入眼睑的是高陵广场古色古香的石牌坊“清源奉正*廉*泾渭分明”,将古代的地域文化和廉洁文化有机结合,清源奉正做事,泾渭分明做人。广场中央摆放着巨大的石制书卷,卷中内容为高陵建县的由来。“高陵,始建于周,置名高陵邑,因邑南有土山,土山曰怡,大阜曰陵,故名高陵!”现属西安管辖,为高陵区。
沿着广场往里走,金色的“高陵博物馆”远远地闯入视野!馆内前院珍藏历代石刻碑文,出土文物及高陵近代革命党史展览。
后院为昭慧塔院,此塔建于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主要用于供奉佛舍利、经卷等圣物,同时也是僧人修行的场所;共13层,高约53米,密檐式砖混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塔身逐层收缩,每层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和门窗,造型古朴典雅,体现了唐代砖塔的典型风格,它是唐代佛教文化繁荣的见证。原塔身在明代关中大地震后倒塌,后在原基础上重建,砖体颜色炯然不同,但千年风韵俱在。人常说“围塔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怀着对古建筑和佛教的敬仰,我们也围着塔走了走,感受一下时空穿越的交汇。
第二站泾渭分明发源地
14:30参观完博物馆后,驱车10多分钟来到慕名已久的“泾渭分明”成语发源地——泾渭分明观景台!
泾河发源于甘肃泾源县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蜿蜒向东而下,在高陵上马渡处交汇。《诗经》有云:“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常喻界线清楚、是非分明,大禹治水“导泾入渭"使两河交汇,渭河清冽,泾河浑浊,交汇处呈现出清晰的分界线,于是高陵便有了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形成著名的典故“泾渭分明”。尤其雨后,其景观更为明显。它是大自然恩赐予高陵的宝贵资源,也时刻提醒人们干净做事、清白做人,是我们为人之道的警世名言,更是防腐倡廉的很好注解。
夕阳下,水面洒满阳光,丝丝微风才稍感冬的味道!伫立岸边,远眺秦岭,其东西横亘在长安南边,蜿蜒绵亘如青龙。高陵如埠,临泾渭之水侧翼古京都之北!历史在此传承,又永不停息。
远处,鸟儿在欢快鸣叫,时儿比翼双飞快速掠过河面;时儿翱翔转瞬又俯冲河面,其灵动多姿的倩影映照河中,形成一幅幅绝美的生态和谐画面。河面在微风中波光鳞鳞,些许旋涡在水面快速随波逐流,时隐时现,浩浩荡荡向东而去!泾渭既分明又合二为一一路向东永不回头,奔向汹涌澎湃的中华母亲河--黄河怀中!
我们的人生难道不像涓涓细流一样?不断汇入社会和历史的长河中吗?!
刘丰彦
2025.11.26于西安
作者简介
刘丰彦,男,陕西省富平县刘集镇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从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相关的铁路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