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沿海作家网》的心里话
作者/姚洁萍
汤主编和各位编委老师好!
承蒙各位老师不嫌弃,作为新人的我,在《沿海作家网》上发表了数篇文章,每篇你们都认真给予了好评,我很欣喜,很感谢。平台上不仅有编委老师的扶持,也有资深作者的热心点拨,比如屠林明老师,他是“咬文嚼字”资深老师,也是平台作者,已80多岁高龄,仍愿意为我这个新人花时间指点。他既为《乐观的小妹》指出80岁老人为何称小妹的疑问,我也意识到需在文中补充她小名叫小妹;又提醒《男护工老陈》中16岁当兵的概念要理清,屠老师的点拨让我深受启发,查阅资料后更知自身不足,也愈发渴望得到更多指导。恳请各位老师多费心,从选题、立意、构思等方面指出不足,给出打磨方向,虽知会占用你们不少时间,却相信这般能更好提升平台文章质量,在此诚心致谢。
同时我希望有时围绕某一主题命题写文,或是就某个话题展开大讨论,提升这个平台的影响力。比如设定一个简单命题,像“○”“□”,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关联人生、生活或创作成文;就像多年前《中国青年》杂志刊登潘晓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发全国性思想大讨论,至今我仍印象深刻,这样的影响力令人敬佩。
还有,汤主编主办的《沿海湿地》改了方向,现在着重刊登反腐倡廉方面的内容,此前也见过相关刊发内容,深为这份担当赞叹。
感谢各位老师的悉心付出与用心扶持,愿平台越办越好,被更多人熟知认可。
作者简介: 姚洁萍,1964年五月生于上海奉贤四团镇的寻常巷陌。1979年夏,攥着中考成绩单走进上海电机制造学校,毕业后便在上海闵行扎了根,日子也在工作与生活的烟火气息里慢慢氤氲铺展。如今退休了,回归家乡四团的老屋,陪伴着渐渐年老的父亲,看晨雾漫过田埂,听晚风吹过竹篱。从小心里深藏着的文学梦,也像一颗埋在土里的种子,却总在某个心动瞬间,冒着新春的绿芽。往后今生,希望自己静下心来,书写记录下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寻常感动心灵的故事。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