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群,字:见贤、敬贤,号:东山庶人、大同山人、东山居士,厦门同安人,文旅部与人力资源部职业资格认证高级书法家。 自幼受家族文化氛围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爱好,后来跟随田英章老师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楷书的技法与章法。又根据本人的学书经验,深入研究总结了前人的书写与创作经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书写与创作风格。 现任厦门雅观阁书艺社社长,上海飞鸿公益文化促进中心副主任。 受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名家、艺术传承》栏目组的邀请,为栏目特约访谈书法家,被授予《艺术名家、艺术传承》称号,并授权《中国艺术名家书画工作室》 自2017年受原文化部大众文化学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之邀,以本人肖像及作品为题材的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纪念邮册及邮品的发行。2018年5月份受日本书法艺术协会之邀,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成员,出席在日本东京都艺术馆举办的国际书法艺术交流活动。2018年文化部大众文化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大型文献类纪念册发行。2019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国七十周年大型文献类纪念邮册发行后,历年受邀参与大众文化协会国家重要庆典的由中国邮政,邮票、邮册纪念发行活动。多年来致力于国际慈善事业(创作书法作品奉献爱心,支持国际慈善组织在世界各国进行义卖义捐筹集资金善款建设慈善与文化场所)致力于中国传统书艺的研究、教学与推广,并取得一定成绩,书法作品受到海内外藏家的喜爱与收藏,特别是受到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企业家的欢迎与珍藏,被《联合国周刊》向世界推荐宣传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名家评论】
朝闻书道 此心矢志不渝
——叶向群先生书法精神探析
叶向群先生总是面带着温润的微笑,一派文质儒雅的气质,令人不由得心生向往,想要追随他的风范。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位甘于寂寞的人,毕竟能在书法与诗词领域达到如此深厚的文化造诣,绝非是一个热衷功名俗利之人所能企及的。至少这样的境界,在当下的书法艺术界内并不多见。
世人常论“天才”,但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天赋异禀?说到底,当代书法界所推崇的,还是属于叶向群先生这种能够沉潜积累、厚植学养的人。自步入书道以来,叶先生于取法之道孜孜以求,遍临诸家碑帖,尤其对“颜筋柳骨”的刚健与晋人书卷气的洒脱,是有着至深至切的体悟。他不仅求其形似,更追求其神似,笔墨融古而铸今,最终形成了一种淡雅脱俗、不染尘嚣的独特书风。数十年来日夜沉浸于书道,他也从未试图走捷径,而是始终秉持着“书功正典”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所谓学书贵有真得,正是如此!
书法是书法家性情的载体,更是书法家自我修养的表现形式。故而有“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之说。而叶向群先生自幼便深受家族文化的氛围熏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早已是融入血脉。后又跟随田英章先生系统地研习楷法,此正契合书学之要义,即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由此观其楷书,实堪当代楷法之模范!用笔深具田楷之底蕴,却又不失颜筋柳骨之气象,笔线骨肉匀停,结字中宫端正,章法沉稳庄重,字字恰如士大夫端立于庙堂之上,威仪自显,神采内蕴!而其行楷之作,则更是别具一番闲逸超脱的文人风致,笔势起伏流转,其间婉转变化自如,如此意趣超古,实为难得之佳作!
同样令我赞叹不已的,还有叶向群先生在诗词创作上的深厚造诣。这些诗词作品,一方面是显示出了他作为文人书法家的深厚文学底蕴,另一方面,也是更加印证了他的治学精神。书法一道,向来重视“书外功”与“书内功”的兼修,叶向群先生深谙此理,故而能日夜锤炼笔墨技道,又能以诗词文化涵养书学内质。而书法与诗词,本就是姊妹关系,书者无文采则趋于匠气,今叶向群先生双修于己身,自然也是真正做到了触类旁通!诗词作品题材,既有歌咏红色精神的革命壮怀,也不乏寄情山水的抒怀雅意。例如他那句“小桥流水四方街,十里画屏名不虚”,正是一语道尽了他那颗善于在自然风物间捕捉诗意的文心……
艺术的传承必然是要为社会带来福祉的,尤其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如书画、诗词等等。其创作的根本性,就是在于提升社会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在这一方面,叶向群先生可谓是身体力行、卓有建树。他的艺术创作始终建立在雅俗共赏的基调之上,既不曲高和寡,拒人于千里之外,也从不刻意低俗,迎合浅薄趣味。而是完全听从内心的艺术良知,秉持文化“正道”,将书法与诗词皆视为锤炼心境、涵养性灵的载体。也正因有这样的修为与定力,我们才深深相信,未来的叶向群先生必将会不断取得更多的个人成就,以书法写襟怀,让诗词传佳话,至诚至境,技道双臻!
文/唐辉(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鉴赏家)
2025年11月25日 书于北京
【诗词作品欣赏】
《咏梦想之都大上海》
(古风)
遥望明珠耸夜空,
恍如星汉落江东。
流光溢彩非虚幻,
胜似莲池耀碧穹。
暠月清辉迎宾客,
涛声阵阵伴晨钟。
欲遂胸中凌雲志,
梦想之都展雄风。
《咏太湖芦荻洲》
扎根洲渚与湖滩,
不惧风霜傲骨坚。
秋日芦花添美景,
迎来百鸟舞翩跹。
《咏海上花园》
(古风)
晃岩雄峙对虎溪,
鼓浪涛声传天涯。
八卦楼中妙音绕,
五缘海上赛帆斜。
杏林阁顶观日出,
园博苑里赏百花。
海韵椰风歌盛世,
如椽巨笔绘仙家。
《学诗写字》
作诗写字兼持家,
莫误前程度韶华。
灵感偶得书几句,
自娱自乐若赏花。
《迎着朝阳去弄潮》
驾舟犁浪彩雲间,
遥望天边冒紫烟。
豪气满怀船头立,
弄潮谁道只少年?
《秋遊苏州桂花公园》
酣遊吴郡享悠闲,
赏月品茗桂馥间。
世事纷繁先放下,
寄情山水似神仙。
《登南京佛顶塔》
虔心礼佛,今朝有幸荣登七层浮屠塔,
克己勤修,来日证得落坐九品莲花台。
《题绍兴兜率宫》
佛光普照三千世界,
法雨频施万里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