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父亲生前常说两句话,一句是“人在落难时,更应该高看他一眼”,一句是“人啊,不服高人有罪”。就冲这一点,父亲也是民间的高人喽。
上面说了“人在落难时,更应该高看他一眼”,举了公子光与伍子胥以及漂母与韩信的典故。下面讲“人啊,不服高人有罪”,其中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本名王诩(xǔ),在“诸子百家”中最有名,是道家和纵横家的鼻祖,被后世尊为“谋圣”。据说他在文化史上与孔子、老子并列为学术三大家。他虽然隐居于世外,却将天下大势置于棋局之中。他的弟子也非同一般,多有出将(jiàng)入相(xiàng)者,左右了春秋列国的盛衰存亡,乃至推动着历史的走向,其中的孙膑(bìn)和庞涓就是佼佼者,不过孙膑的才智高于庞涓,所以庞涓暗生嫉妒之心。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大将,孙膑也被魏王招聘到魏国,庞涓不但不服高人反而设计陷害,导致孙膑被割去了膝盖骨,并关了起来。孙膑假装疯癫,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逃到齐国,想不到齐王非常尊重他这个落难的残疾人并委以重任,使其施展才能建功立业。公元前342年,孙膑成功地策划了马陵之战,庞涓战败后自杀身亡,而孙膑的名声传遍了诸侯国,成了军事家。
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两位文化巨匠李白和杜甫,唐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两人初识于洛阳,他们相差11岁,虽然同属诗坛顶级高手,而且早就互相钦佩,渴求一见。如今终于一见如故了,两人诗酒流连,相谈甚欢,彼此欣赏,喜遇知音。分别之时,李白写下《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杜甫写下了《赠李白》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成都修建了草堂,因想念分别十几年的李白,写下了《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中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李白“诗仙”和“酒仙”的形象和对李白的怜爱和思念之情,读来令人心驰神往而动容。
作为小弟弟,杜甫对李白的崇爱之情难以尽述,他评价李白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他写李白的诗有15篇之多,而且篇篇题目中有“李白”之名。其中“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
最服高人也最会用人的当属大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他在做泗水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时,曾经到处蹭饭吃蹭酒喝,整个一个无赖的行径。后来在芒砀山起义反抗秦朝渐渐的成了气候,特别是在楚汉之争时打败了楚霸王项羽,奠定了大汉400年基业。
是刘邦怎么了不起吗?不是。正如他自己所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jǐ)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原创首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