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子与贝壳
春节探完亲,我踏上了归途。一路打卡,一路观光,从趵突泉来到黄鹤楼,又从
岳阳楼来到洞庭湖,最后从橘子洲头回到东莞家中。
正是江南好风景,初春时节又逢君。那天下午,黄昏时分,我看见在洞庭湖边的一块石头上,雕刻着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望洞庭》,我迫不急待地吟诵起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我的吟诵引来了几名大学生围观,他们专注倾听的深情令我感到十分欣慰。 第二天清早,我顺着粗壮的绳索,从大轮船上直接跳了下去,把自己送到了湖边的沙滩上,拍完风景照后,开始在水边捡石子。
记得2020年初冬曾在威海海边捡过贝壳和石子。今天是正月初七,那我就捡7枚吧。捡着捡着,随着思绪的起伏,不但多捡了石子,还开始捡起了贝壳。我的文思又如涌动的泉水喷薄而出,一发不可收。
我已经跟自己说过不再用文字记录心情了,可是,2025这个蛇年的正月初七,我来到了洞庭湖上,却怎么也收不住那热烈而激动的心情。当我从大轮船上跳到沙石滩上的那一刻起,我的赛道就改变了。从开始捡石子,变成了捡贝壳儿;从打算捡7枚石子,到变成了不限量地捡石子,最后竟还开始捡起了贝壳。
那些颜色、形状、透明度各异的石子,它们各具特性,各有其长,但选择者的能力、水平、学识也决定了它们的命运。“哪个石子能快速映入我的眼帘,走进我的世界,让我把它带回广东,带给我的孩子们呢?”我一边思忖着,一边仔细地挑选着。 突然,一枚夹在石子里的贝壳引起我的注意,也许它因为某种原因掉队了,既然你入了我的法眼,我就不会让你孤单寂寞。我用小盒子把它装好,“小家伙,随我回家吧!我会好好地照顾你,关爱你的,感谢天地万物的赠予!”
世间的万事万物,每个生灵都会有觉知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一次驻足,让我把这些感受,这些文字,这些石子,这些贝壳,这些照片带回去,带回到我的文章,带回到我的精神世界里,带回到我那永远都在跳跃的思维状态中,去聆听天地的声音,去感知那和美动听的旋律。 其实生活很美,只要你在行走,在思考,在回馈,这就是生命认知提升的最佳途径。由于我行走的速度比较快,又常常不按照套路出牌,所以成就了我的独来独往。我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喜欢静静地感受大自然的回声,喜欢思绪随风穿越万水千山,喜欢我自己独有的生命节奏。
这些石子、贝壳、倩影在我的世界里玩嗨了,这些文字的喷涌也是天地赠予我的灵感。当人们陆续来到湖边,我已经迎着朝阳开始转到下一个景点——岳阳楼了。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退休后,带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在教书的路上梳理着自己的文化积累,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孔子、朱熹、王阳明这些大圣先师光芒的照耀下,在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康庄大道上,我甘当一颗石子,任人踩踏,任暴风骤雨把我吹向远方,将湖光春色和谐共融的美景载入我的史册。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教育与时代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大时代赋予我们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让我们的课堂载着鱼和水游向大自然的怀抱吧。

作者简介
广东省教书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