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里的一课
深秋的风卷着寒意,我攥着儿子小宇的手腕,脚步沉重地踏进派出所的大门。他的校服袖口还沾着零食碎屑,眼神却死死黏着裤兜里的手机,仿佛那里面藏着比现实更重要的世界。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因为游戏问题带他“求助”,只是这一次,我真的走投无路了。
半年前,小宇还只是课后偶尔玩会儿游戏,可不知从何时起,游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网课开着后台,他却在偷偷打排位;作业本上满是潦草的字迹,嘴里总念叨着“打完这局就写”;我没收过手机,他就用零花钱买二手的;断了家里的网,他就逃课去网吧彻夜不归。更让人心寒的是,上周我发现银行卡少了三万块,竟是他偷偷记下密码,全充值给了游戏平台买皮肤和装备——那是我们准备给他攒的高中择校费。
“警察同志,您帮帮我吧!”我声音发颤地向值班民警说明情况,小宇却梗着脖子反驳:“我花自己家的钱,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有什么错?”民警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带着我们走进了办案区。审讯室的铁门、墙上的法律条文、民警讲述的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引发的盗窃案例,让小宇脸上的倔强渐渐褪去。当听到有和他年纪相仿的孩子因偷钱充值游戏被行政拘留时,他攥着手机的手指不自觉地松了松。
民警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小宇身边,轻声问:“你知道妈妈每天凌晨四点就去菜市场进货,一天只吃两顿饭,就是为了给你攒学费吗?游戏里的段位再高,能帮你考上高中吗?”这句话像重锤敲在小宇心上,他猛地抬起头,看见我眼角的泪痕,突然红了眼眶。民警顺势拿出一份防沉迷承诺书,告诉他:“游戏是娱乐,不是生活。真正的成就感,应该来自现实里的进步,来自不让爸妈失望。”
走出派出所时,夕阳正缓缓落下。小宇主动把手机递给我:“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沉迷游戏了。”他的声音带着哽咽,却格外坚定。我接过手机,触到他掌心的温度,突然明白,孩子的沉迷背后,是我们忙于生计缺少的陪伴,是沟通中缺失的理解。
那晚,我们坐在餐桌前聊了很久,从他游戏里的队友聊到学校的趣事,从我的辛苦聊到对他的期望。小宇说,游戏里的虚拟认可,远不如妈妈的拥抱踏实。派出所的这一课,不仅教育了孩子,更警醒了我:拯救沉迷的孩子,从来不是靠强制没收或打骂,而是用陪伴搭建桥梁,用理解化解隔阂。
如今,小宇的书桌前贴着重写的学习计划,手机里的游戏软件早已卸载。看着他认真刷题的背影,我知道,那段被游戏搅乱的日子终于过去。而派出所里的那次特殊“求助”,终将成为我们母子心中最深刻的记忆——它让我们明白,家不是战场,爱是破解一切困境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