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随笔
从经典看人道和天道
作者:刘斌
经典人道
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传习录》
译文:行政治理应以引导民众觉悟为核心,而非依赖严刑酷法。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担任庐陵知县期间(约1509年),提出“为政不事威刑,唯以开导人心为本”的治理理念,强调通过道德教化而非严刑峻法来引导民众。
他劝导百姓减少诉讼:通过告谕指出诉讼弊端,激发民众羞恶之心,将纠纷消解在道德层面。
恢复“两亭制度”:建旌善亭表彰善行,设申明亭记录不道德行为,由乡贤调解矛盾,提升民众道德认知。
精简诉讼方式:要求诉状内容精简、每次只告一事,使诉讼案件锐减。
劝导民众互相帮扶,禁止抛弃染病亲人,对行孝义者嘉奖,树立精神信仰。
王阳明把心学与治国理政的融合
,核心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以德为本:反对酷刑,强调通过开导人心恢复本心之善,实现“亲民”和“明德。
主张在行事上磨炼,通过具体行动(如抗疫、调解)践行道德,而非空谈。
将“心即理”应用于政务,认为仁、义、理皆从本心生发,治理需先正人心。
感悟天道
实现社会和谐需要通过唤醒良知而非单靠严格管控来实现。
世人哪,大道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 大道同行。
刘斌(河南鹿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