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京 S0H0 赞
池国芳
“一柱擎天叩玉宸,玻璃帷幕漾云痕。”——这便是望京S0H0了,京城东北角上拔地而起的一座水晶城,一架通天的竖琴!
要说这望京S0H0,它稳稳当当地踞在望京核心区,好比棋盘子上的天元之位,四通八达,气脉亨通。它是二零一四年落成的,正是咱们国家经济腾飞、意气风发的好年景。这三座塔楼,高矮错落,手挽着手,最高的那座有二百米哩!打老远看,那流线型的身段,圆润的拐角,活脱脱是三股自地面喷涌而出的泉流,奔到半空,却忽地被仙人施了定身法,哗啦一下,凝固成了这般顶天立地的模样。那银亮亮的玻璃幕墙,晴天里映着流云,阴天里含着雾气,夜晚则通体透亮,成了京哈高速进京路上最醒目的地标。多少南来北往的客,头一回来北京,车行至此,眼前豁然一亮,这“首都第一印象建筑”的名头,那是实至名归,一点儿也不含糊。
这般奇崛的构想,非是寻常匠人所能为。它的执笔者,是那位被誉为“建筑界的女巫”的扎哈·哈迪德。这位来自英伦的奇女子,她的笔下有风,有流水,有自然界最自由的曲线。她最看不惯那些方盒子似的、棱棱角角的建筑,她说,建筑该是活的,该是流动的。您瞧这望京S0H0,可不就是么?它没有一条僵直的线,没有一个生硬的角。那墙体是弯曲的,像少女的腰肢;那窗棂是逶迤的,像山间的溪涧。整个建筑群,仿佛不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倒像是用什么柔软的胚子,在转盘上那么一气呵成地“拉”出来的胚,又放进窑里,烧成了这晶莹剔透的瓷器。有人说它像外星来的飞碟,有人说它像海洋里的贝壳,要我说,它更像是一阕用钢铁、水泥和玻璃写就的“流动的诗”。扎哈这老太太,手笔是真“飒”,她把北京城的方正规矩,用这一股子浪漫的、未来的曲线,给温柔地“破”开了,破得漂亮,破得让人心服口服。
外头看着是行云流水,里头更是别有洞天。一脚踏进那挑空几十米的大堂,嚯,那叫一个敞亮!头顶上是蜿蜒交织的白色廊桥,像是仙鹤的颈项,优雅地横跨空中。光从那些奇形怪状的天窗里漏下来,被切割成一片片、一汪汪,在地上、墙上投下变幻无穷的光影,走在那儿,恍恍惚惚的,像是走在一个巨大的、未来的迷宫里,又像是潜入了阳光明媚的海底。电梯是无声的,倏地上,倏地下;走廊是盘旋的,绕来绕去,总给你一点儿柳暗花明的小惊喜。这里的每一处空间,都似乎在呼吸,在生长,拒绝着呆板与重复。在这儿办公的白领们,端着咖啡,倚在流线型的栏杆旁闲聊,那身影,也仿佛成了这未来图景里最和谐的一部分。
这么个神仙地界,自然不是寻常去处。它肚里装着的,多是那些顶尖的科技公司、创意工作室和金融机构。您想啊,在这么一座仿佛来自未来的建筑里,琢磨着最前沿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那灵感,能不“噌噌”地往外冒么?它落成那会儿,可是拿奖拿到手软,什么年度最佳建筑、最佳设计,名头一箩筐。在咱们建筑行当里,它就是个标杆,是同行们又羡慕又琢磨的对象。它不单是一座楼,它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告诉世界:北京的商业脉搏,跳得有多么强劲而新潮。
若往深里琢磨,望京S0H0的拔地而起,意义远不止于添了一座好看的楼。您想啊,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正是中国商业从“制造”奔向“智造”,从追随走向引领的关口。这座建筑,它那打破常规的形态,不正象征着一种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商业精神么?它那开放、流动的空间,不正契合了现代商业所追求的协同、共享与活力么?它立在国门边上,就是给世界看的一个“样儿”:瞧,这就是今日之中国,既有吞吐天下的雄心,也有引领风潮的品位与胆识。它是一座石头的史书,记载着我们这个民族在商业文明进程中的一次华丽转身。
独木难成林。望京S0H0这般出众,周遭也绝非等闲之辈。您看它边上,那些摩天楼们,高高低低,也是各具姿态,簇拥着它,仿佛众星拱月。它们连成一片,便成了望京这人称“北京第二CBD”的壮阔天际线。这条天际线,不是死气沉沉的,是活的,是有韵律的。望京S0H0是这曲乐章里最华彩、最跳跃的一段旋律,它一起,周围的楼宇便都成了和声,共同奏响着一曲现代都市的辉煌交响乐。
我想,好的建筑是能穿越时光的。十年,二十年,哪怕更久,当我们的后代回望这个时代,望京S0H0依然会是他们理解二十一世纪初年中国商业活力与美学追求的一个醒目注脚。它会像古典时代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一样,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精神气质的见证。它那流动的曲线,将永远象征着一种不息的、向上的生命力。
我每每立于其下,仰观这银色巨构,心中总涌起无限的感慨与礼赞。赞它的形,似流水,似音乐,凝固了时空的韵律;赞它的魂,那股子不拘一格的闯劲,正是我们这古老民族迈向新时代的生动写照。它厚重,因为它承载了一段开拓的历史;它轻盈,因为它指向了一个充满想象的未来。望京S0H0,你不只是一群建筑,你是立在大地上的哲学,是写给苍穹的壮丽诗篇!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