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春秋》杂志第三期
发行仪式在二曲莲花池社区隆重举行
文图:李继哲
风和日丽,金菊飘香。在这温馨祥和的大好日子里,11月22日,我县百余位文学爱好者齐聚二曲莲花池社区会议室,共同庆贺《周至春秋》第三集的出版。这部承载着周至人文底蕴与乡土情怀的文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照亮了周至文学的未来之路。
《周至春秋》杂志社历时近一年时间,精心筹备,广泛征集,汇集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中有退休干部,有擅长写诗的老师,有专写对联的文豪,更有从田间地头挽着裤腿、踏着露水而来的职业农民乡土作家。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都对文学怀着一颗炽热的心。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在文学的道路上执着地耕耘着。虽然知道可能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但仍然乐观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并且乐此不疲地奋斗着。他们的故事,如同周至的山水一般,质朴而坚韧,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发布会现场,参会的有省市县文化部门的领导、县各文化团体的负责人、有文化界名流,大家欢聚一堂,共叙周至文化发展宏图,并有秦腔名家,歌舞助兴,热闹非凡,却是一场文化盛宴。
嘉宾和文学爱好者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与感悟。他们谈论着文集中的作品,交流着文学创作的经验与技巧,探讨着周至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文学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周至文学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表示,广范宣传,大力支持该会的工作,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大家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社会,创作出更多具有周至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为周至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至春秋》第三期的出版,是周至文学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它不仅为周至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更为周至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相信在周至春秋杂志社的引领下,在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周至文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如同周至的山水一般,永远充满着生机与希望,流淌在岁月的长河之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周至人。
座谈会上,周至春秋杂志社领导王耀群老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回顾了本刊文集的筹备与出版历程,对参与文集创作的文学爱好者们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与衷心的感谢。他们表示,这本刊物的出版,是周至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周至春秋》杂志社全体会员辛勤付出的结晶,更是周至文学爱好者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它不仅宣传了周至,赞颂了周至,更让全省乃至全国的人民了解了周至,感受到了周至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
文集中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对周至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周至人文历史的挖掘;既有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它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将周至的山水、田园、村落、人物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诗意与韵味的土地之上。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周至文学爱好者们扎实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视角,更传递出他们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为《周至春秋》杂志第三期出版赋藏头诗一首:
(贺)喜文刊续锦章,
(周)原雅韵溢书香。
(至)臻笔墨承文脉,
(春)润诗坛绽艳芳。
(秋)聚贤才凝正气,
(杂)陈史事记沧桑。
(志)传乡韵添新彩,
(第)秩三刊续锦长。
(三)期雅集名流聚,
(期)许华章更远扬。
作者简介:李继哲,微信名平凡人生,周至县广济小麦屯人。从教四十年,中共党员,任小学校长二十余年,退休后从事礼仪行业,一直义务为乡友亲友服务。任同学会会长,组织聚会十二次。大家自愿承担经费。小麦屯集资建校主要成员,组织创建村老年协会,曾任秘书长、会长职务。举办庆祝重阳节会十二届,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小麦屯村东抗日英烈纪念碑的主要筹建之一。为弘扬村正能量,创建村联谊群五十余人(交流文化科技知识,宣传表彰好人好事)。爱好文学,酷爱诗词,经常在各家刊物上投稿。周至县作协会员,现任田园诗画社理事,甘当伯乐,经常为文化社团介绍新秀,增加新鲜血液,受到了双双的好评。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