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北风的消息
腊月二十三,小年。长安城笼罩在节日前夕的喧嚣与喜庆中,虞府却依旧门庭冷落,只有几缕炊烟勉强透出几分生气。
午后,一骑风尘仆仆的快马踏碎积雪,直抵虞府侧门。马上骑士未着官服,只一身沾满泥泞的皮袄,脸上带着边关特有的粗粝与风霜。他未等通传,径直将一枚沾着血污的狼牙令牌和一封火漆密信塞到开门的老仆手中,嘶哑道:“速呈二少爷!北境,虞帅亲笔!”
老仆不敢怠慢,踉跄着冲向“竹意轩”。
虞皓清正在临摹一幅《寒江独钓图》,笔尖悬于纸上,心神却早已飞越千山万水。当那枚冰冷的、带着父亲气息的狼牙令牌和那封沉甸甸的密信被送到他面前时,他的手猛地一颤,一滴浓墨坠下,在宣纸上洇开一大团绝望的黑色。
他几乎是抢过那两样东西,指尖触碰到令牌上干涸的血迹时,心脏骤然缩紧。他强迫自己镇定,用微微颤抖的手拆开密信。信纸粗糙,字迹是父亲惯有的刚劲,却带着一种重伤后的虚浮与潦草:
“吾儿皓清:见字如面。雁回关未失,然父身负重伤,恐时日无多。军粮之事,内有奸佞,非止赵、庞,牵扯甚广,汝在京中,万勿轻举妄动,保全自身为要。北境局势复杂,突厥虽退,然暗流汹涌,朝中恐有人不欲见为父生还……若父有不测,汝当扶柩南归,远离朝堂是非,守好虞家基业,切莫……切莫复仇……”
信到此戛然而止,末尾的笔划几乎难以辨认,显然书写时已力不从心。
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只有更深沉的悲痛与无力感席卷全身。父亲还活着,却身负重伤,命悬一线!他甚至不敢想象父亲是在何等艰难的情况下写下这封信。而那字里行间透出的信息更让他胆寒——敌人不止赵、庞,他们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甚至可能影响到北境的军务,连父亲的生命都受到威胁!
“时日无多”四个字像烧红的铁钉,狠狠钉入他的脑海。
第七十章 暗室筹谋
送信的死士被秘密安置下来,他带来的不仅是信件,还有北境更详尽的局势:虞弘毅确实守住了粮仓要塞,但身中数箭,失血过多,加之旧疾复发,军中医药匮乏,情况极其危急。而朝廷派去的援军主帅,态度暧昧,对虞部所需的医药补给多有拖延。军中亦有流言,暗指虞弘毅拥兵自重,夸大伤势。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有人不希望虞弘毅活着回到长安!
密室中,油灯的光芒将虞皓清的脸映照得半明半暗。石勇和阿丑肃立一旁,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
“二少爷,北境情况危急,老爷他……”石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
皓清抬手打断了他,他的眼神此刻冰冷得如同北境的寒铁。“我知道。”他的声音异常平静,却蕴含着风暴,“他们不想让父亲回来,那我偏要让他回来!”
他走到墙边,目光扫过舆图上从北境到长安的漫长路线。“朝廷的渠道,军中的补给,恐怕都已被做了手脚。我们等不了,也靠不住。”
“二少爷的意思是?”石勇眼中精光一闪。
“我们自己送!”皓清斩钉截铁,“动用‘通远’商号在北境的全部力量,不惜一切代价,采购最好的伤药,聘请最好的大夫,组成一支精干的护卫队伍,以商队的名义,即刻出发,前往雁回关接应父亲!”
“这……风险太大!沿途关卡重重,若是被察觉……”福伯面露忧色。
“所以需要周密的计划。”皓清看向阿丑,“阿丑,你熟悉北地路线和江湖门道,此次行动,需要你暗中随行策应。”阿丑重重抱拳,眼神决绝。
“石勇,你从‘影宿’和府中挑选绝对可靠、身手高强之人,混入商队。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硬闯,是护送,是确保药物和大夫能安全送到父亲身边!”
“是!”
“另外,”皓清深吸一口气,“以我的名义,分别给太子少傅林大人和枢密院副使陈大人去信,隐晦提及北境医药短缺、将士苦寒之事,请他们看在国事和父亲的功绩上,予以关注。”这是明面上的施压,虽作用有限,但聊胜于无。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虞府隐秘的力量再次高速运转起来。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也是一场在敌人眼皮底下的冒险。
第七十一章 江淮惊雷
就在北境救援计划紧锣密鼓进行之时,“紫影卫”癸七那边,终于传来了关于兄长虞皓明的消息!
消息并非通过常规渠道,而是由一名重伤的“紫影卫”拼死带回。那人浑身是血,只剩下一口气,将一份染血的情报塞到接应的石勇手中,便气绝身亡。
情报上的内容,让虞皓清如遭雷击,浑身冰凉!
虞皓明在扬州,并非失踪,而是被当地盐枭与官府勾结,设计陷害,如今已被秘密囚禁!罪名是“勾结盐枭,贪污盐税,意图不轨”!而主导这一切的,赫然是扬州刺史——祝文远!而祝文远的座师,正是当朝次辅,与晋王往来密切的柳阁老!
更令人心惊的是,情报提及,囚禁虞皓明的地方,守卫森严,且有不明身份的高手坐镇,似乎并非仅仅是为了构陷一个钦差那么简单。他们似乎在逼问虞皓明什么……关于虞家,关于……某种信物?
信物?皓清第一时间想到了怀中的紫玉令牌!难道对方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虞家传承的“紫影卫”?!他们构陷父亲,算计兄长,都是为了最终逼出或者夺取这块令牌?!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如果猜测为真,那虞家面对的,就是一个谋划已久、志在必得的庞大阴谋!对方的触手,早已伸到了大周的南北两端!
北境父亲生命垂危,江淮兄长身陷囹圄,京城自己孤木难支……虞家,真的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第七十二章 独木支天
接踵而至的噩耗,像一记记重锤,几乎要将虞皓清击垮。他独自一人待在密室中,看着舆图上北境与江淮那两个被特意标注出来的、充满凶险的地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
压力如同无形的山峦,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要将他碾碎。他才十七岁,本该在书斋中吟风弄月,却被迫扛起了整个家族的命运。父亲的嘱托,兄长的安危,家族的延续,像一条条冰冷的锁链,将他牢牢捆缚在这权力的祭坛上。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生出一丝放弃的念头。太累了,也太难了。敌人如此强大,布局如此深远,他一个人,如何抗衡?
他走到墙边,将额头抵在冰冷的地图上,感受着那刺骨的凉意传入大脑,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能乱!绝对不能乱!他现在是虞家唯一的希望,他若倒了,父亲、兄长、整个虞家就真的完了。
他想起了父亲信中的话:“纵是至亲,亦不可轻信。”想起了阿丑拼死送回证据的眼神,想起了石勇毫不犹豫的领命,想起了那名为送信而死的北境死士,想起了癸七毫无感情的“领命”……
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还有这些愿意为虞家付出性命的人。他还有父亲留下的“紫影卫”,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资源。
他缓缓直起身,眼中所有的迷茫、脆弱都被强行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坚定。既然退无可退,那便唯有迎难而上!
他重新摊开纸张,开始书写。这一次,不再是求助,而是命令。
一封是给北境“通远”商号负责人的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最快速度将医药送到虞帅手中,若有阻拦,杀无赦!
另一封,是给“紫影卫”癸七的指令:集中力量,摸清扬州囚禁地的详细情况,制定营救计划,等待他的下一步指令。
最后,他拿出那块紫玉令牌,紧紧握在手中。冰凉的触感让他沸腾的血液稍稍冷却。他知道,或许很快,他就必须真正动用这股力量了。无论代价如何,他必须救回父亲和兄长,必须守住虞家!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寒风裹挟着雪花涌入。夜色深沉,前路漫漫,但他站在这风暴的中心,眼神如磐石。
独木亦可支天。他倒要看看,这漫天风雪,能否压垮他虞皓清的脊梁!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刘寨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丛书》杂志社副主编。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深造。七律《咏寒门志士·三首》荣获第五届“汉墨风雅兰亭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榜眼奖。同时有二十多篇诗词获专家评审金奖,其军人题材诗词《郭养峰素怀》荣获全国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荣获全国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一万余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又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