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叔,真的难以把您忘怀!
文/李学蛟(山东临沂)
八十九岁的老叔走了,走的那么匆忙,那么令人猝不及防,那么没有任何前兆迹象,那么让人毫无任何思量。
八十九岁的高龄,倒也可以说的过去。可是总感觉让人难以接受,使人有一种心中的那座丰碑轰然倒塌的难以言状的痛感。
几十年了,对老叔的情感我经历了“害怕、佩服,崇拜”的心理历程。记事起就和老叔住邻居,十五岁的那年又转成和伯父家作邻。因此我是老叔看着长大的。那时我眼中的老叔特别威严,只记得高高的个头,匀称的身材,眉淸目秀的四方脸堂。那时还不会用“仪表堂堂风流倜傥”来赞美我的老叔,虽然他就是长的那般模样。那时就知道老叔好厉害,我害怕。
渐渐的我也长大了,高中毕业回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了,对老叔的认知是:老叔虽然文化浅显,但悟性颇高。村民们有个啥事都喜欢听听他的意见,虽然仅是个生产大队的会计,但是经常“篡”大队书记的权,那是因为书记特服气老叔,事事都想听听老叔的意见。
常有几个镜头闪现在眼前:过年了,每家每户都会去代销店(市场经济后改名农村小超市)找老叔写春联(老叔是代销店的经理兼店员)。真是:毛笔连着家家情,春联温暖户户心。那时偏僻的山乡里,文化生活特别贫乏,老叔竟然模仿民间艺人在春节期间给父老乡亲表演评书,倒也维妙维肖,活灵活现,煞有一番风景。有意无意间和老叔交流的机会多了起来,常常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老叔通晓事理,颇有见地,处事得当,言谈举止中给人一种信服的力量。由此感生了“佩服”之感。
走上了工作岗位,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山村,每每节假日、周末回村之时,有事无事的总要去代销店和老叔聊上一会,话题也就是那么几个,但不去聊会心里就空当当的,就感觉有件事情没有办完,聊上一会就踏实了,坦然了。对老叔产生了依赖感。情感又上了一个层次:崇拜老叔!
恍恍惚惚嘻嘻哈哈之间,我也步入了花甲之年。身份由在职编制人员又变成了单干户,成了进城陪娃生活的“保姆族”。回家的次数少了,那就十天半月,或者个月之余,爷俩电话一通,还是那几句话,但是不通话心里就会有失落感,通话还就是“装腔作势”的“关心”几句老叔,明明知道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老叔爱听,因为我听到了老叔的笑声。老叔再反过来叮咛我一番。数年如此,竟然从不觉得麻烦。若回家一次,必约老叔“农家乐”里坐坐,因为老叔爱吃“猪大肠炖豆腐”,确实也花不了几个钱。哄老叔个开心。
更正上面一句欠妥的话,应该是有好多老叔的画面呈现在眼前:音容笑貌,喜怒哀乐……
老叔走了,老叔一句话也没留下,匆忙的走了。我再打电话老叔也不听了……
老叔,真的难以把您忘怀!
20251122随笔于济南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