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寒衣节”写给母亲
文/李梅
妈妈,又到乙巳年“十月一”送寒衣的时候了。
那天,我去市场买寒衣和烧纸时,旁边的一位老人看我买了那么多,不禁对我说:“娃呀,少买些,心尽到就行了。”我感激地看了一眼这位老人,对她说了声:“谢谢您!”但依然买了很多。我想让你在这冬日里更暖和一点。像小时候,你总怕冻着我们一样,总给我们做厚厚的棉衣,还在天还没有完全亮的时候,坐在炉子跟前,给我们把衣服烤热,然后暖进被窝里,让我们穿着热乎乎地去上学。
妈妈,时间真快呀!你离开我们已经33年了,33年的时间里,我遇到开心的事,总想和你分享,遇到悲伤的事,就想找你倾吐,然而,这一切总是令我一次次的失望······每一次提笔的时候,又是欲语泪先流,因而使我又丧失每一次想写,却又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越是不愿触动最痛的那一时刻,越是总抑制不住思念的泪流淌出来。那是因为我知道,你不想看到我的哭泣和伤心。然而,心中的这块郁结,又成为我终生的心病,不吐犹如一块骨鲠在喉,令我寝食难安!
妈妈,告诉你,今年我报了一个朗诵班,一个不是令我很满意的课程,可是,你知道这个朗诵班让我最终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吗?是因为它就在姥姥家对面的巷子。因为它让我找到了儿时的快乐。每每去上课,经过这条路,我就会联想到小时候你带我们走过的身影,仿佛能听到你领着我和妹妹在这条街留下的的笑声。那时候,在这个巷口,有一家回民卖粉蒸肉,我们在小县城是吃不到回民餐饮的。所以,你偶尔会在这家店买一小笼粉蒸肉,也是尽着我和妹妹吃够了,你才吃那么一小口,甚至有时候,一小口也不吃,全让我和妹妹分享。妈妈,写到这里你知道我是多么的思念和不舍呀!有人说,人生不走的路也要走三回。孰料,33年了,我怎么也没有走出这条街巷·····
妈妈,你是回民,从不动大肉,但为了我和妹妹的营养均衡,你却给我们做猪肉吃。姨妈知道后说你惯着了我们,你笑着说,娃们正长身体呢。在小县城物资贫乏,什么也吃不到。我如果不做肉,娃就没法吃了。妈妈,为了女儿,你固然冒着大逆,也要我们心意满满,快乐成长。
我在视频上看到这样一段:“为什么老人尿床会被嫌弃?小孩尿床没人嫌弃?因为他的妈妈不在了。”一句童言,却戳痛了我心中最痛的地方,失去妈妈,一个人便会失去被人疼的部分,失去被人爱的部分,失去无条件被人包容的那一点理解。妈妈,33年来,我的人生路上也遇到过不少悲喜交加的事情,可是就因为缺少你,我都没有尽情释放的去处,以致成为我终生的自卑。
曾记得,我上技校,每周从家里走的时候,你除了给我带上一大堆好吃的外,尤其是炎炎夏日里,你还会再三叮咛我:整钱在包的最里面,零钱装在外面,一个用来买车票的,另一个是买冷饮的。现在想来,19岁的人了,你还把我当小孩似的关爱,又怕来回掏容易丢失,把钱分开装。妈妈,你为女儿的心操得多细呀!唯独淡漠了自己。
那时候,学校的伙食不是很好,你会专门找了擅长做臊子的阿姨,给我做了肉臊子带到学校去吃。我的胃不好,有人说炒面养胃。但,面粉需要在麻纸上蒸熟。那时麻纸已不多见,为了寻找麻纸,你不辞辛苦,常常去镇子甚或农村人家去找。然后,把面蒸熟了,再放芝麻、核桃仁、花生等干果炒了。让我带去学校养胃食用。开水冲泡时,香味四溢,常常引的舍友们抢着来喝。每当想起这一幕幕,真让我不堪回首·····
你重病的那一年寒假,县城晚上耍社火,一向不爱热闹的你对我说:“我们去看社火吧?”我知道你只是想让我看。于是,我们走向了街头,人群中,你紧紧拉着我的手,像小时候怕把我走丢了一般。时至今日我才明白,那一个晚上,你不是怕把我走丢,而是,冥冥之中,你已经知道,你再也不会拉着我的手了。因为疾病的原因,你在那个寒假做了好多的“傻事”,丢三落四,说话也常颠三倒四的,那时你的病还没有确诊,我给一位朋友说:“母亲无论是呆是傻,只要她在,我回家就有‘妈’叫。”然而,我们母女终于还是分手了。33年来,我再也没有喊过“妈妈”啊!······
从医院把你拉往殡仪馆的路上,我和父亲一起陪着你。在车上原本我们两个人都坐在一个小凳子上,父亲却把我搂在怀里,流着泪说:“你妈再也回不来了,我娃以后没妈了······”我心疼父亲连日照顾你太累,一次次从父亲腿上挪开,父亲又一次次把我拉回抱起。那一年,我21岁了。21岁!有几个孩子还会被父亲抱在怀中?只因我失去了母亲。父亲说,你离去大半年的日子,他晚上总要醒来,想着要给你翻身,帮你起夜。可孰知,这漆黑而又清冷的夜晚,留给我们的岁月又是何等的漫长啊!
在你离去的所有日子里,我看到母子相拥的背影都会特别的羡慕,每每在商场看到老年人穿的衣服,常会闪出买下来的念头,想着你穿到身上会是什么样子?看到有你爱吃的东西,或者感觉好吃的食物,也总想把它们买下来,能带回家,给你尝一尝。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可能,你永远穿不了女儿买的衣服,永远吃不了女儿买回的食品。同样的,你的离开,让我再也穿不到你为我选的衣服了,那时候,你舍不得给自己添置新衣,可总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舍不得吃的东西,总留给女儿……
记得,我过十四岁生日那一年,你让一位阿姨从西安特意给我买回了一个生日蛋糕,那时候,故城满院子的人惊讶了,好多人几乎没有见过生日蛋糕。你说,14岁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孩子从童年向青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要让孩子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的生日有了满满的仪式感,在以后成长的每一个生日里,我都能记起14岁那年,妈妈特意托人给我从西安捎回的那个蛋糕,那个烙印着母女情谊的人生特殊礼物。然而,令我愧疚的的是:我却从来没有给你买过一个蛋糕,过过一个生日,你就匆匆地走了······
“依门娘去云影淡,瞻容女悲月光寒”这是人间的何等悲伤和遗憾啊?
今天,我也为人母,儿子也已经21岁了。有一天他问我:“妈妈,如果姥姥在,她一定会很爱我吧?”我说“是的”。儿子又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想姥姥吗?”,这一问,又是何等的扎心啊!儿子婴儿时期,当我笨手笨脚,花费了两天时间终于给他拆洗缝好棉衣后,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你也曾是父母娇生惯养的女儿,什么都不会做,但为了两个孩子,你跟着院子老人学缝棉衣、做衣服,学各种我们喜欢吃的饭食……你教会了我在生活中要不断学习。当我看着眼前自己缝好的棉衣,又想,如果你在,一定会叮咛我小心针刺;如果你在,一定会夸赞我也学会给娃缝棉衣了。可是,人间从来没有如果,这一小点点的奢望,已经阴阳两隔了······
妈妈,父母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你为了从小培养我们读书学习的兴趣,上世纪七十年代,你和父亲依然从微薄的收入中,给我们订阅了《小朋友》、《儿童时代》《中国少年报》等好多的杂志书刊,供我和妹妹阅读学习,还常带我们去书店购书,只要我喜欢的书籍,再贵你都会毫不犹豫买回,而对待自己再便宜的衣物,即使你需要,你都舍不得给自己添置。因而使我自幼就养成了喜欢阅读写作,热爱文学的良好兴趣,以致到退休后,都没放弃阅读和写作的爱好。为后来的工作学习乃至做人、教育子女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现在,我和妹妹都已经成家,有了两个很懂事的孩子。那一年上高三,儿子因为打游戏和我吵了一架,当时已经是半夜了,外面还下着小雨,他愤然地走出了家门。我原本生气说不管他,可到底是放心不下。过了半个多小时后,我茫然地走下楼,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该去哪找他。站在小区院子中间,我试着拿起了手机,给儿子打电话,我原以为他不会接电话的。可是,电话那头传来儿子的声音:“你回头看,我就在门房旁边呢,就知道你会担心。”那一瞬间我感动了,我觉得孩子的所有错都可以原谅。他走过来对我说:“送你上楼吧,我自己在楼下再站一会,消消气……”
人常说,“要知父母心,怀里抱子孙”当我被孩子顶撞生气的时候,自然想起了自己也曾惹你伤心、生气,更不理解你当时的一番苦心。幼时常在心里埋怨你,为啥你总是让我干的家务活儿多,妹妹干得太少?然而,在你离去的日子里,每当我回到家里,我总想着替父亲多干一些,把自己亏欠你的一份苦心,尽量在父亲跟前弥补一些。让你在天堂也过得更舒心一些。妈妈,如果你真的能看到,那又是多开心的一幕啊!妈妈,我再也不会因干活儿惹你生气了。
而今,妹妹的儿子25岁,已经上班了。是一个特别懂事、体贴人的孩子。今年夏天我住院时,40度的高温,孩子嫌医院的饭菜不可口,来回骑单车四十多分钟给我买来我喜欢吃的食物。下午,我给妹妹说想吃健胃消食片,让她第二天来医院给我买点。结果,半小时不到,儿子就让“跑腿”给我送来了。我责怪他乱花钱,也没必要这么着急。他却对我说:“大姨想吃,我就让你马上吃到,挣了钱就是让你花的,给你花了我开心。”多好的孩子呀!
妈妈,当你听到这些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觉得特别的欣慰呢?
妈妈,如今我们赶上了一个幸福的时代,每当享受城市惬意生活的时候,怎能忘记当年你用半生的时间,投亲托人一次次乘着班车翻山越岭,耗费大半天时间颠簸于旬邑、西安、咸阳之间,四处求人托关系,甚至甘愿放弃了自己的干部身份,和父亲蒸蒸日上的乡镇领导事业,就为了换取一个城市的户口,然而,当户口办好我们刚落户于咸阳之时,你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不能与我们共享城市团圆的大家庭生活,成为我们全家人安居城市后的最大遗憾······
妈妈,此时此刻,我知道你已经听的很累了,我要给你说的话,还有很多很多·······明年“寒衣节”时,我们再慢慢絮叨吧。
顺致,冬安!
2025年11月22日于古都长安

作者简介:李梅,出生于古豳旬邑,退休帝都咸阳。喜欢阅读与写作。有作品见于《检察文学》等纸媒和网络媒体。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二维码添加主编微信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