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14分34秒视频,其《东京审判》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满目疮痍的世界需要一个公道,人类未来的命运需要一次复盘,确保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1945年年末,在纽伦堡展开对德国战犯的审判。在1946年5月,由美国、中国、苏联、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印度、菲律宾这十一个国家委派的法官和公诉人齐聚东京,他们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
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判处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七人绞刑;其余16人获判无期徒刑。
七名死刑犯于1948年12月23日被执行死刑。
东京审判的历史缺憾:日本天皇责任的豁免、细菌战(包括731部队的恶行)的罪行未进行审判等。
但这场审判有极重要的意义,“对战争狂人的宽恕,就是对无辜死难者的二次屠杀”。同时审判也确立了一个原则:发动侵略战争是犯罪,国家领导人要对战争负责。
近来,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右翼势力的涉台错误言论,尤其是日本有侵略历史,犯下对中国及多国人民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的国家。必须高度警惕,警钟长鸣。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自强不息,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抵御日本再发动侵略战争。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右翼势力涉台错误言论的坚决反对,以及对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罪行的深刻警惕。从法理、历史和现实三个维度进行阐释
一、法理层面:日本涉台言论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系统性践踏
否定《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挂钩,实质是否定《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法律效力,挑战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这两份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
背叛中日四个政治文件: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文件,明确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承诺坚持《波茨坦公告》立场。高市的言论直接撕毁了这一政治承诺,动摇中日关系的法理根基。
违背国际法与宪法义务: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日本《宪法》第九条和第98条要求其放弃战争权并遵守国际法。高市的言论不仅违反《联合国宪章》关于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更公然破坏日本宪法权威。
二、历史层面:日本殖民台湾的罪行罄竹难书
殖民统治的暴行:1895年《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台湾,日本对台湾实施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日军制造“云林大屠杀”等惨案,约60万台湾同胞死于殖民统治下的暴力镇压、经济掠夺和强制同化政策。
军国主义的复活信号:高市早苗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其言论与日本军国主义历史逻辑一脉相承。她将“台湾有事”与日本“存亡危机”挂钩,复制了战前扩张主义的辩护逻辑,唤醒人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历史记忆。
三、现实层面:高度警惕日本右翼的军事冒险
地区安全风险升级:高市的言论向“台独”势力释放错误信号,可能助长其谋“独”挑衅。日本若将“台湾有事”纳入安保政策,直接介入台海局势,将引发中日军事对抗,加剧东亚军备竞赛,使地区陷入“越扩军越不安全”的恶性循环。
经济与外交反噬:中方通过旅游安全提示、企业投资风险警示等措施,已对日本经济造成冲击。超60%在华日企将中日关系恶化列为经营风险,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链合作面临中断,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国际秩序的挑战:高市的言论违背《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若纵容此类危险逻辑,将导致国家主权被肆意践踏,国际社会重回“丛林法则”的混乱状态。
四、中国的立场与应对
坚决斗争维护主权:中方通过外交抗议、军事警告(国防部强调“日方若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必将迎头痛击”)等手段,释放“红线不可触碰”的强烈信号。中日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前提是日方必须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停止挑衅。
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台湾问题关乎中国核心安全利益,不容任何外部干涉。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历史必然。唯有国家强大,才能抵御任何企图挑战中国主权的冒险行为。
结语
日本右翼势力的涉台言论,本质是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信号。历史不容篡改,法理不容挑战,中国必须高度警惕,警钟长鸣。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学习综合各种资料及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