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长篇小说《太行绝笔》连载
第二十二回 雪融刀鸣
狗蛋醒过来时,左胳膊肿得像根发面的萝卜,一动就钻心疼。他眯着眼往四周瞅,炉火烧得正旺,老周师傅蹲在旁边添煤,火钳碰着炉壁“当啷”响,烟味混着铁腥气往鼻子里钻,倒比药汤子还让人踏实。
“醒了?”老周师傅头也没抬,往炉里扔了块碎铁轨,火星子溅到狗蛋脸上,他龇牙咧嘴躲了躲,却没敢哼出声。这才想起自己捅鬼子那下,当时只觉得浑身是劲,现在才知道疼是后反劲的——就像上次左权参谋长给的棉鞋,刚穿上不觉得暖,走了半里路,脚底板才慢慢热起来,暖得人想掉眼泪。
“俺的刀子呢?”狗蛋扯着嗓子问,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老周师傅往铁砧上指了指,那把小刀子正躺在上面,刀身擦得发亮,刀柄上的布条沾了血,干成了硬邦邦的黑褐色。狗蛋想伸手去拿,胳膊一抬,疼得他“嘶”了一声,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不是疼哭的。是想起昨儿个在雪地里,他扑向那鬼子时,脑子里闪过的全是爹娘倒在邢台村口的模样,还有参谋长蹲在炉边跟他说“等你学会打铁,俺教你打刀子”的声音。他以为自己要死了,可倒下时,手里还攥着刀子,就像攥着参谋长的话,攥着爹娘的仇,攥着这口气。
“哭啥?像个娘们似的。”老周师傅把火钳往地上一戳,少了两根指头的左手在围裙上蹭了蹭,“刀子没丢,仇也报了,该笑才对。”可他说这话时,眼角也红了,往炉里添煤的手,抖得比平时更厉害。狗蛋知道,老周师傅也想参谋长了,上次鬼子烧洞子,老周师傅的手指头就是为了抢参谋长留在炉边的图纸,才被砸掉的。
正说着,彭总掀着洞帘进来了,身上还沾着雪粒子,一进来就往狗蛋跟前蹲:“咋样?胳膊还疼不?”狗蛋赶紧把眼泪抹了,摇头说“不疼”,刚说完,胳膊一抽,又疼得皱了眉。彭总笑了,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是块红糖,掰了一小块递给他:“含着,甜了就不疼了。”
狗蛋把糖含在嘴里,甜丝丝的味道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到了心口。他想起上次参谋长给的棉鞋,也是这样,看着旧,穿在脚上却比啥都暖。他含着糖,含糊不清地问:“彭总,俺还能打铁不?俺还想打好多好多刀子,给战友们用。”
彭总没说话,拿起铁砧上的小刀子,用拇指蹭了蹭刀刃,冰凉的铁蹭得指腹发疼。他想起左权当年拿着一把自制的小刀,在山头上给他削苹果,说“伯承兄爱用大刀,我就爱这小刀,轻便,能杀敌,也能削果子”。
“能。”彭总把刀子放回铁砧上,声音比炉子里的铁还沉,“等你胳膊好了,接着打。不光打刀子,还要打枪管,打步枪,把鬼子全赶出去。”
狗蛋眼睛亮了,含着糖的嘴咧开笑,露出两排沾着糖渣的牙。老周师傅在旁边添了块煤,炉火“噼啪”响了一声,映得彭总的脸忽明忽暗。彭总摸了摸怀里的烟袋,是左权的,上次在岩会镇抢铁轨时,他把烟袋揣在怀里,子弹擦着胸口过,烟袋没丢,就像左权没走一样。
“厂长呢?”彭总问。老周师傅往洞深处指了指:“在装枪管呢,昨儿个打退鬼子,他就没合眼,说要赶在鬼子再来之前,把第一把枪造出来。”彭总点点头,往洞深处走,刚走两步,就听见“叮当”一声,是锤子砸在铁上的声音,比平时更急,更响。
厂长正趴在机器上,手里攥着左权那把旧钳子,额头上的汗顺着脸往下淌,滴在枪管上,“滋啦”一声就干了。他看见彭总进来,直起身,腰杆挺得比平时直:“彭总,快了,就差最后一个零件,装上就能试枪了。”彭总看见他袖口的纱布又渗了血,是昨儿个跟鬼子拼铁钎时磨破的,却没说啥,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突然,洞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哨兵跑进来喊:“彭总!山下有老乡来了,拉着一车东西,说是给咱们送的!”彭总和厂长对视一眼,往洞外走,刚到洞口,就看见几个老乡牵着马,马车上堆着鼓鼓囊囊的麻袋,还有些破锅烂铁。
打头的是个老汉,脸上刻着皱纹,手里攥着根拐棍,看见彭总就往跟前凑:“彭总啊,俺们是岩会镇的,听说你们要造枪打鬼子,就把家里的废铁都翻出来了,还有俺家那口老铁锅,是俺爹传下来的,钢好,能打枪管!”
彭总看着马车上的东西,心里一热。他想起上次左权跟他说“彭总,你信不?这太行山里的老乡,比咱们还盼着打鬼子”。那时候他还笑左权太感性,现在才知道,左权没说错——这些老乡,把家里最金贵的东西都拿来了,就像把心掏出来,放在这炉火里烧。
“谢谢老乡们。”彭总握着老汉的手,老汉的手粗糙得像树皮,却很有力。老汉摆着手笑:“谢啥?你们为了护着俺们,连参谋长都牺牲了,俺们做点啥算啥。等你们造了枪,把鬼子赶出去,俺请你们吃小米饭!”
正说着,洞里传来“轰隆”一声,紧接着是厂长的喊声:“彭总!枪装好了!”彭总和老乡们往洞里跑,就看见厂长举着一把步枪,枪管泛着冷光,枪托上缠着布条,是用左权那只旧棉鞋剩下的布缠的。
“试一枪?”厂长看着彭总,眼里闪着光。彭总点点头,接过枪,走到洞口,对着远处的山梁举起来。风还在吹,雪粒子打在脸上,他想起左权在十字岭最后一次举枪的模样,想起他说“彭总,你要带着大家活下去”。
“砰——”枪声在太行山里响起来,比打铁声还亮,比雷声还沉。子弹飞出去,打在山梁上的石头上,溅起一片雪沫。洞里的人都欢呼起来,狗蛋在炉边也跟着喊,忘了胳膊疼,老周师傅举着大锤,“叮当”地敲着铁砧,像是在给枪声伴奏。
彭总放下枪,回头看了看洞里的炉火,看了看铁砧上的小刀子,看了看欢呼的人们,突然对着群山喊:“伯崇!枪造出来了!你听见了吗?”
风裹着他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炉子里的火“噼啪”响着,像是左权的回应。狗蛋趴在炉边,看着那把步枪,又看了看自己的小刀子,突然觉得胳膊不那么疼了。他知道,等春天来的时候,他要带着这把刀子,跟着彭总,跟着战友们,把鬼子全赶出去,到时候,他要给太北妹妹打一把最漂亮的小刀,告诉她,太行山的春天,真的来了。
雪还没全化,但阳光已经照进了洞口,落在枪管上,落在小刀子上,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暖乎乎的,像极了春天的模样。“叮当——叮当——”的打铁声又响起来了,混着人们的笑声,在太行山里飘着,飘得很远,很远。

2025年深秋作于宿州丽水人家
作者:(桃花沟人)代强
通联:13637184724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道东办事处崔园华府北门路南站
原创首发
文中插图 作者/代强
作者简介:

代强,六零后,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从事高级中学教育39年。现为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李百忍纪念馆理事,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丝路都市文化汇签约作家。2025年被半朵文学全国性评选为“十佳作家”,获得全国文学大赛“国彩杯十佳文学奖”,获得新青年“十大金奖”,歌曲《军魂永驻》获得“强军高歌”一等奖。作者40年来笔耕不辍,作品散见于《安徽商报》、《鄂州周刊》、《山东商报》《河南经济报》、《中国矿业报》、《三角洲》、《山西科技报》、《德育报》、《中国乡村杂志》、《参花》等报刊杂志。其著作有《相遇清欢》、《代强文学精品集》、《流金岁月》等二十一部书籍。
主播简历:

美美 安徽合肥人
一个喜欢用声音诠释生活中的一切,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爱着,平凡自由的诵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