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景荣 朗诵:谢东升
音画编辑:杨建松

卑鄙从不需要通行证
高尚也不需要墓志铭
看吧,遍野开过又萎败的向日葵苦难的金黄年复一年
冰川纪是过去了
阳光却并末透进僵化的心
好望角发现时死海里
何曾有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
只带着魂魄,呼吸和哭声
为了在归去之前
不再听到凄惨绝望的悲声
告诉你吧,世界
我——相——信!

文明之光
终将照亮愚昧黑暗的跪地
我相信天是蓝的
因为闪电已划破乌云
我相信
雷就是觉醒者的回声
因为乌鸦的谎言正在破产
我相信
没有呐喊的白日梦是空的
没有底线的容忍,
该死的人得无报应

我相信迟到的正义
决不是殉难者的正义
如果海啸注定要决堤
就让大水汇成新的海洋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罪孽泛滥的河道
改向人间正道
五千年奴役
五千年争抗
黎明前新的转机
不再指望星象占卜
饱经磨难后
文明开放的视野
在没有任何遮拦的自由天空
将不再被数千年专制文字的条条框框
隔断

呼应与反思
晓鸣
《〈回答〉的回答》以“答北岛”为题,这不仅是一种文学呼应,更是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灵魂对话。它面对的是北岛《回答》中那句掷地有声的“我不相信”,却以“我——相——信!”作出反向的回应。诗人与北岛站在同一条精神河流的两岸——一岸是拒绝与抗争,一岸是信念与重建。这里的“我相信”正是对北岛的“我不相信”的精神传承。
诗的开篇极具震撼力:“卑鄙从不需要通行证,高尚也不需要墓志铭。”这两句反转了北岛原作中的经典名句,不再停留于对黑暗的控诉,而是以冷峻、成熟的口吻揭示了现实的荒诞与命运的必然。它暗示出一个更复杂的判断:在新的时代里,正邪善恶不再由外界定义,而由人的内心与行动决定。

接下来的意象极富象征性:枯萎的向日葵、冰川纪的余温、死海的寂静——这些并非纯粹的景象,而是文明史的隐喻。诗人似乎在追问:冰川纪虽然过去,阳光是否真的照进了人心?好望角已被发现,但人类是否仍停泊在精神的死海?这些问题使诗从政治或道德的层面,提升到了对整个人类心灵的思考。
诗的第三部分节奏骤然加快,以连续的“我相信”构筑出一种誓言式的语势,力量与信念并存。那一连串的句式,如潮水般推动着情感的高潮——“我相信雷就是觉醒者的回声”“我相信没有呐喊的白日梦是空的”“我相信迟到的正义,决不是殉难者的正义”。这种宣言式的重复,既延续了北岛诗歌的精神节奏,又赋予它新的时代温度:从拒绝虚伪的愤怒,转向对真理与正义的笃定信念。

结尾部分则将诗的视野推向宏大历史的纵深——“五千年奴役,五千年抗争……在没有任何遮拦的自由天空,将不再被数千年专制文字的条条框框隔断。”诗人不再满足于个体的觉醒,而寄望于民族与文明的更新。这里的“专制文字”不仅指权力的语言,更象征思维的桎梏。诗人要打破的不只是枷锁,而是语言与思想共同构成的牢笼。
总体而言,《〈回答〉的回答》兼具哲理性与史诗气质。它以理性的清醒、情感的深度和信念的坚韧,对北岛时代的悲愤作出了新的诠释——在痛苦与混沌之中,仍有一种声音在说:“我相信。”
这是对历史的呼应,也是对未来的宣言。
杨景荣,博雅书院作家群成员,云南蒙自人。一九八二年云南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就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湖泊生态学博士。诗作散见海内外各网刋平台及纸媒报刋,诗作《琥珀》获2019诗歌春晚作品优秀奖。诗作《黄河》在全民K歌网被上万人朗诵。中国大型资讯平台冯站长之家《每日一诗》特约荐稿人,加拿大《远方的诗》全球诗人在线诗刋主编。
晓鸣,出生于四川古宋。十四岁失学后当过三年泥瓦工和四年知青。1980年起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1991年赴美留学。现居住在美国波士顿。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音画编辑:杨建松(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武汉市老干部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四年多阅读已逾两亿一千多万,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