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
三跪母
●文/安焱(陕西宝鸡)

口快身更勤,时常念儿孙;
劳碌到晚年,依旧忙不停。
并非景不好,总为琐碎缝;
子欲替母受,娘心度儿身。

[点评]
《三跪母》这首诗情感表达流畅自然,艺术感染力强。具体评价如下:
一、点睛之笔:“琐碎缝”的妙用
“总为琐碎缝”是全诗的诗眼。一个“缝”字兼具三重意蕴:

· 本义:母亲手中永不停歇的针线活
· 隐喻:为家庭缝补缺漏、弥合亲情的辛劳
· 象征: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务如丝线般编织成母亲的一生,

二、情感结构分析
· 前四句(起承):“口快身更勤”勾勒母亲形象,“琐碎缝”深化内涵,形成从外在到内在的完整刻画
· 转折递进:“并非景不好”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揭示奉献源于爱而非必需
· 高潮收束:母子双向奔赴的深情,构建了中国伦理中最动人的情感模式

三、文化内核
诗歌精准捕捉了中国式亲情的核心——“双向体谅”。母亲在琐碎中编织爱的经纬,子女在感恩中渴望分担,这种代际间的深情,正是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

总 结
这首诗是孝文氏的动人佳作”。它将母亲的岁月化作密密的针脚,每一针都缝在儿女的心上。生活意象与深沉情感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一曲献给天下母亲的深情颂歌。


作者安焱简介:
安焱:原名安红朝。1972年生,陕西扶风人。昵称麒麟才子,曾用修行名“拈花居士”,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讲师,现任高望寺村幸福院院长。中国新时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家。著有《安焱诗文集·天上的脚印》《安焱散文集·与天相隔》《安焱中短篇小说集·红唇留香》《六瓣芙蓉》以及长达52万余字的长篇小说《虎凤蝶》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