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节气轮回小雪迎》十二首
文/辉叔(广东_许日辉)
(一)
节气轮回小雪迎,
叶飘窗外叩无声。
寒风渐递初冬信,
陌野霜铺似月明。
(二)
一夜寒风正发威,
霜天雁字已回归。
蟀鸣南苑梧桐落,
木冷关东小雪飞。
(三)
虹藏不见几时回,
闭塞成冬小雪来。
物候天规应守道,
且观黄菊映篱开。
(四)
小雪初回正入冬,
秋花撒尽去匆匆。
莫言寒日无佳景,
静待梅花绽放红。
(五)
寒滩水瘦荻花莹,
小雪初飞叩牖轻。
寂寂阶前寻古韵,
凄凄户外觅虫鸣。
(六)
飞来小雪锁乡思,
托与寒风寄故知。
塞北冰凌凝惦念,
江南菊盏恋旧篱。
(七)
寒风渐紧向冬深,
小雪来时冷意侵。
老菊篱前留韵味,
瘦梅闲里待谁吟?
(八)
初冬小雪结冰寒,
草覆斜阳野陌残。
老菊凌霜花更艳,
清寥自有世间欢。
(九)
寒外遥天雁影无,
横塘苇败柳枝枯。
寒风瑟瑟花飞树,
小雪纷纷瓦上铺。
(十)
枯荷败苇几人怜,
节令深耕小雪天。
一缕乡思谁与解?
半弯新月挂窗前。
(十一)
小雪初飞扫旧尘,
入冬寒扰异乡人。
冰魂不入王孙户。
却赐晶莹大地新。
(十二)
举目疏林草叶枯,
寒枝怎敌北风呼?
闲诗不写红尘事,
小雪迎来作画图。
作于2025.11.21.乙巳年十月初二日小雪节气前夕
霜凝诗意,雪寄闲情——辉叔《节气轮回小雪迎》十二首七绝诗评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辉叔(许日辉)的《节气轮回小雪迎》十二首七绝,以小雪节气为轴心,串联起初冬的物候变迁、乡思闲情与生命哲思。组诗笔墨凝练、意境浑成,既恪守七绝格律之严谨,又于景语中藏情、于物语中见心,堪称节气题材古典诗词的佳作,尽显诗人对自然时序的敏锐感知与深厚的文字功底。
一、物候铺陈:绘就初冬全景图
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对小雪节气物候的精准捕捉与全景式描绘。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初冬的典型意象:“陌野霜铺似月明”(其一)绘霜色之清寒,“木冷关东小雪飞”(其二)写雪舞之灵动,“寒滩水瘦荻花莹”(其五)状水涸之萧瑟,“横塘苇败柳枝枯”(其九)摹草木之凋零。从“叶飘窗外”到“枯荷败苇”,从“雁字回归”到“雁影无”,从“黄菊映篱”到“瘦梅待放”,诗人将小雪前后的自然变化铺展开来,动与静、色与声、形与神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层次丰富的初冬画卷。尤其难得的是,诗人并非单纯堆砌意象,而是让物候成为情感的载体,如“小雪初飞叩牖轻”(其五)中,“叩牖”二字赋予雪花人的情态,既写雪之轻柔,又暗合诗人闲居观景的心境,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二、情感脉络:乡思与闲情的交织
组诗的情感内核,是乡思的深沉与闲情的恬淡。“飞来小雪锁乡思,托与寒风寄故知”(其六)直抒胸臆,将雪花化作承载乡愁的信使,塞北冰凌与江南菊盏的对比,更添时空阻隔的怅惘;“一缕乡思谁与解?半弯新月挂窗前”(其十)以设问收束,新月孤悬的清冷之景,恰是乡思无解的写照,余味悠长。而在乡思之外,诗人更有一份超然的闲情:“寂寂阶前寻古韵,凄凄户外觅虫鸣”(其五)展现出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于寂寥中探寻诗意;“闲诗不写红尘事,小雪迎来作画图”(其十二)则彰显出淡泊名利的心境,将小雪节气视作创作的灵感源泉,尽显文人雅士的从容。乡思的浓与闲情的淡相互映衬,让诗歌情感更显真挚厚重,也让读者在感受初冬清寒的同时,触摸到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格律与意境:古典诗词的匠心传承
作为一组七绝组诗,其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古典诗词体裁的娴熟驾驭。十二首诗均遵循七绝平起平收、仄起仄收等格律规范,对仗工整(如“塞北冰凌凝惦念,江南菊盏恋旧篱”(其六)),押韵自然,读来朗朗上口,颇具音韵之美。在意境营造上,诗人既传承了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传统,又融入个人独特感悟。如“莫言寒日无佳景,静待梅花绽放红”(其四),以冬日的萧瑟反衬对梅花的期许,传递出乐观向上的生命态度;“老菊凌霜花更艳,清寥自有世间欢”(其八)则于凌霜菊花中见精神,彰显出不随季节沉沦的生命韧性。这种将自然之景与人生感悟相结合的写法,让诗歌超越了单纯的节气咏叹,更具思想深度与感染力。
辉叔的十二首小雪七绝,是对节气文化的诗意诠释,也是对古典诗词的深情传承。诗人以霜雪为墨,以草木为笺,将初冬的物候、深沉的乡思、恬淡的闲情熔于一炉,既展现了自然时序的流转之美,又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读罢组诗,如临其境感受小雪时节的清寒与灵动,更能在诗行间体会到那份穿越岁月的诗意与从容,堪称古典诗词创作中兼具观赏性与思想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