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
拾霜藏暖 赴约春潮
梦醒时分,晨光如纱,轻笼窗棂。指尖触过枕畔的微凉,那些沉睡在岁月褶皱里的往事,正含珠带露,在记忆的晨光中闪着温润的光。它们是春时的细雨,夏末的蝉鸣,是秋夜的桂香,冬晨的薄雾,曾在生命的长卷上晕染出深浅不一的印记。而今,我微笑着挥手,不说留恋,不道怅惘,任那些过往如指尖的流沙,悄然滑落,不留一丝痕迹。正如东坡先生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间本无永恒的停留,唯有学会别过,方能轻装前行。
推窗而立,风携着初冬的清冽扑面而来,却未带隆冬的刺骨寒意。远山如黛,覆着一层浅浅的霜白,似天地间最素雅的笔触,勾勒出季节的轮廓。我循着风的足迹,踏入这清宁的晨色里,采一缕霜白藏于袖间,那是岁月沉淀的洁净,是时光赠予的从容。此刻,不说寂寞,不言离愁,只让心灵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想起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虽非秋景,却有着异曲同工的清寂与安然,仿佛天地间只剩下风声、心跳,以及与自然相融的平和。
漫步于郊野小径,脚下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时光的絮语。远处隐约可见蜿蜒的古道,被薄雾轻笼,恍若穿越千年的梦境。曾几何时,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道尽了天涯游子的乡愁与孤寂。而今,西风依旧,瘦马已远,唯有古道默然矗立,见证着岁月的更迭,承载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风过林梢,带来隐约的涛声,那是江河湖海的脉动,是时光流转的回响。抬头望,天边残月如钩,几颗疏星还未隐去,让人想起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虽无渔火点点,却有同样的清寂与悠远,勾起心底淡淡的怀旧,却又在这份怀旧中生出几分释然。
那些含珠带露的往事,有欢笑,有泪水,有相聚,有别离。它们曾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陪伴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但时光从不停歇,正如江水奔流不息,我们终究要学会放下,学会别过。不必强求留住什么,不必为逝去的时光黯然神伤,因为每一段经历都已化作生命的养分,滋养着我们成长,让我们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从容、愈发坚定。正如李白所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些过往的人与事,早已融入历史的长河,与明月清风相伴,成为永恒的记忆。
初冬的风渐渐暖了些,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身上,带来淡淡的暖意。再过数日,便是隆冬时节。届时,雪花纷飞,大地银装素裹,圣洁的天使将降临人间,带来纯净与希望。隆冬或许寒冷,却藏着无限可能,正如人生的旅程,有低谷,有坦途,有寒冬,有暖春。那些未曾实现的梦想,那些想要把握的机会,或许都将在隆冬的静谧中悄然酝酿,等待着春暖花开的时刻绽放。
别过旧梦,不是遗忘,而是珍藏;采一缕霜白,不是孤寂,而是从容。让古道西风的悠远,涛声依旧的绵长,月落乌啼的清寂,都化作生命中的风景,陪伴我们一路前行。隆冬将至,愿我们都能把握时光的馈赠,在圣洁的冰雪中沉淀自我,在岁月的流转中坚守初心,待到春来,不负韶华,不负时光,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最美芳华。正如杜甫所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经风雨,穿越寒冬,终会遇 见更美的风景,抵达心中的远方。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