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资深诗家唱和的五绝同韵组诗,以陆游原韵为骨、彭先生妙笔领唱、小雪为境,各有妙致且浑然成趣,引人入胜!
彭运国先生巧融神话与节气机理,《檐》《生》《入》等篇将雪神、女娲、阳升阴降等融入短章,意象典雅,兼具知识性又诗意飞扬;尾篇《回》以梅映人,余韵悠长。
李博文先生:笔触灵动多景,从蒹葭飞雪、江暮寒鸦到围炉煮酒、题诗映梅,画面感极强,暖意飞扬,《飞》《片》《瓶》诸作尽显自然之趣与文人雅兴,节奏明快,亮点纷呈,情景融融。
张思锋先生:题材接地气,富韵味,搓麻、忆童年、孤山梅等兼具生活味与风骨,《一》写俗趣、《梅》显高洁,《童》以今昔对比见温情,雅俗共赏,妙笔生辉。
谢红女土:聚焦小雪民俗,腌腊肉、晒鱼干、食糍粑、吃刨汤等笔触灵动、情理辉映、场景鲜活、诗笔有神;《子》《敲》《清》等篇满是烟火气和情趣,语言质朴却入味,读来如尝民俗盛宴,别有一番滋味,情景交融,妙笔添花。
整体而言,组诗既守古韵格律 又展新境题材,神话、民俗、写景、忆旧交织,实为同韵唱和的杰作,有幸赏学 兴致勃勃 流连忘返!
编者:阳迅浅言
五绝.小雪无雪诗花飞二十首。
小雪无雪。几个玩诗人借南宋·陆游《小雪》诗作韵舞几片诗花助兴。
文/彭运国 李博文 张思锋 谢红
陆游出字
檐飞数片雪,瓶插一枝梅。
童子敲清磬,先生入定回。
(一)檐(小雪之雪神)
文/彭运国
夜寒苔壁暗,无雪落风檐。
滕六违天律,偷偷会玉蟾。
(1)滕六,雪神,司掌降雪。其名源于雪花六角与滕文公葬礼遇雪的典故。
(二)飞(孩童之乐)
文/李博文
蒹葭共雪飞,凛冽笑梅菲。
树下孩童乐,追奔不愿归。
(三)数(江暮)
文/李博文
江天飞雪舞,冻瑟鸦无数。
暮色漫苍茫,忧思情一缕。
(四)片(雪夜围炉煮酒)
文/李博文
寒云筛雪片,漫野飞银燕。
煮酒向温炉,狸奴眠态倦。
(五)雪(雪日吟)
文/李博文
漫空浮玉屑,酒沸熔凄冽。
四野雾蒙蒙,山头皆白雪。
(六)瓶(雪与诗)
文/李博文
松针承白絮,梅影入空瓶。
展纸题诗罢,冰花绽满庭。
(七)插(菊展处)
文/张思锋
欲摘花儿插,人头乌压压。
寒风今去何,不度西陵峡。
(八)一(搓麻)
文/张思锋
搓麻三缺一,脚步闻声疾。
哪管雪飞天,只祈高胜率。
(九)枝(冬雪)
文/张思锋
雪往野山驰,霜花缀万枝。
寒冬同一色,高洁显威仪。
(十)梅(孤山梅)
文/张思锋
孤山独守梅,未见子夫回。
雪压花还发,风寒吹不颓。
(十一)童(童年)
文/张思锋
衣薄冻腮红,过冬忆在童。
觉寒今发颤,身着几层绒。
(十二)子(小雪之腌腊肉)
文/谢红
儿时盼过年,小雪腌蹄子。
屈指数天天,馋涎流瓮里。
(十三)敲(小雪之晒鱼干)
文/谢红
几经寒日晒,霜里任风敲。
细嚼鱼滋味,一鲜穷五肴。
(十四)清(小雪之食糍粑)
文/谢红
来自琼田玉,但留禾气清。
一盘香子糯,粘住齿牙惊。
(十五)磬(小雪之吃刨汤)
文/谢红
小雪杀年猪,嘶声如击磬。
红尘各有天,三拜命相赠。
(1)吃刨汤,即吃血花,杀猪饭。
(十六)先(小雪之无雪)
文/谢红
人老怯寒先,围炉煮昔年。
琼妃怜我意,诰赠一晴天。
(十七)生(小雪三候之无虹)
文/彭运国
皇娲最有情,司管帝弓生。
小雪如虹现,尘间不太平。
(1)皇娲,女娲。传说是掌管彩虹的神。
(十八)入(小雪三候之阳升阴降)
文/彭运国
阳至九云端,阴随愁怨入。
偷来冬日闲,快乐荒滩拾。
(十九)定(小雪三候之隆冬来临)(通韵)
文/彭运国
月下冻流云,枝头羁羽定。
霜侵一枕风,惊醒春归梦。
(二十)回(小雪之梅)
文/彭运国
未现琼花媚,游人滞不回。
梅妻珍此意,悄悄为君开。
(1)梅妻,梅花。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