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赋
张明凤/上海
恢宏气势,浩大工程。春秋始起,战国延行。互防于疆土,各筑于长城1)。接连诸国之城墙,始皇下旨;保护万家之国土,笔祖扬旌2)。汉代乃重修,万里绵绵而不绝;明朝乃扩建,一墙渺渺且交横3)。自古传奇而留世,至今举世则闻名。
至若秦筑长城,吏书史册。故事繁多,众生南北。宏篇巨制,洋洋艰巨且非凡;大笔豪挥,寂寂超凡且无敌。可泣者乃几多,可歌者则千百。燕工匠,万里灰抹缝以丰功4);燕京城,京城地定城乃功绩5)。长城壮阔,缘于跑马之方;疆土绵长,计在行营之策6)。八面悲歌,四方结集。冰道运石,聪明巧匠乃奇思7);羖羖驮砖,伶俐小孩之妙式8)。
矧夫无知美女,贪色君亲。害人害己,误国误民。荒诞幽王,玩烽火迷于褒姒9);慧明开占,定城砖答于朝臣10)。惟诚是宝,信为珍!为仁应保江山且身显,无德定丢社稷则品湮。孟姜千里以寻夫,万水横穿且不变11);元敬多年而卫国,城墙加固以焕新12)。传说乎长城哭倒,细听乎绝塞悲呻。此为传说,不必当真。
嗟呼汉代边关,秦时明月13)。万里长征,几人存活14)。长风簌簌而清吹,大漠茫茫而战伐。李白长城律以凄凉,昌龄边塞诗之激越。一道城垣,抵御胡人之铁骑15);一方净土,佑安汉地之欢靥。高吟振憾于素心,细读激昂以风骨。溯源历史,长城底蕴而盈盈;放眼今朝,人类文明且烨烨。古塞而云深,长城乃野阔。而今巨莽则登攀,此际游人且览阅。呜呼不到长城则终非好汉16)!
备注
1).春秋始起,战国延行。互防于国土,各筑以长城:典自《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2).接连诸国之城墙,始皇下旨;保护万家之国土,笔祖扬旌:典自秦始皇《跑马划界》,其中,修筑长城重任交由蒙恬负责。笔祖即蒙恬。蒙恬聪明好学,文武全才,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人称“笔祖”。“扬旌”,高举战旗出征。
3).汉代乃重修,万里绵绵而不绝;明朝乃扩建,一墙渺渺且交横:长城始建春秋战国,秦时加以连接并扩建,汉明两朝又进行了重修与扩建。现在看到的万里长城,基本上是明长城。
4).燕工匠,万里灰抹缝以丰功:典自《万里灰》,燕国工匠在修筑长城时,采用了石灰粘连城墙缝隙的方法,石灰粘连性很强且牢固,人们夸之为《万里灰》。
5).燕京城,京城地定城乃功绩:典自《燕京城》,燕国工匠修筑长城,他们很聪明,采用《万里灰》的工艺。秦始皇为了表彰燕国人,就把他们后来居住的地方赏定为燕京城,即现在的北京。
6).长城壮阔,缘于跑马之方;疆土绵长,计在行营之策:典自《跑马划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御匈权侵扰,决定将诸国的长城连接修筑。因太耗财力人力,大臣们不同意始皇帝原定修万里长城,秦始皇就想了个办法:让一位着白袍骑白马的将领去跑,且每隔三百里设座行营(行营里早有备好的另一位白袍将领骑白马待阵,偷偷替下前站到达者)让将士们鼓劲,马跑多远、跑到哪,长城就修到哪。
7).冰道运石,聪明巧匠乃奇思:典自《冰道运石》,说修筑长城需要大的条石,可是采石处不仅路远,且石头太大,没法运达。工匠们想了个办法:冬天把冷水泼洒在道路上,使其结冰,而后,把大条石放在冰道上,这样省力又快捷地就能将大条石运到。
8).羖羖驮砖,伶俐小孩之妙式:羖,山羊别称之一。羖羖是山羊的复数。典自《山羊驮砖》:修筑长城,从远处运送砖块很费力且工效慢。放羊娃将砖用绳子系在羊身上,让羊送砖,这样功效快,还省力。
9).荒诞幽王,玩烽火迷于褒姒:典自《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独宠褒姒,因她不爱笑,为搏美人一笑,他竟几次点烽火戏弄诸候集结。终因“狼来了”一样的故事,待真有敌方进攻,却无人来救,自毁灭亡。
10).慧明开占,定城砖答于朝臣:典自《定城砖的故事》。开占,本名易开占,工程师。明长城嘉峪关段负责人。他精确地计算出嘉峪关长城用砖需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结果,多出一块砖,管理工程的朝臣要治他罪,他回答说:这一块放在城墙上,是定城砖,不可搬动。至今,此砖仍在那儿,引得后人纷纷参观。
11).孟姜千里以寻夫,万水横穿且不变:化用“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即孟姜女。
12).元敬多年而卫国,城墙加固以焕新:化用戚继光修筑天津黄崖关长城的故事传说,他负责修建的空心敌楼,进可攻,退可守,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明•戚继光,字元敬。抗倭名将,有支令敌闻风丧胆的“戚家军”。
13).汉代边关,秦时明月:化用唐•王昌龄《出塞》诗句。
14).万里长征,几人存活:化用唐•李白《关山月》中诗句。
15).一道城垣,抵御胡人之铁骑:典自《诗经》《管子》《左传》《史记》等有关筑修长城,抵御朔方胡人的记裁。
16).呜呼不到长城乃终非好汉:化用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中词句。
(作于甲辰年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