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谣(随笔)
文/陈振家
苏东坡终其一生,
研习房融所译《楞严经》一书,
受益无穷。
佛经《楞严经》曰:
心性即神性。
如何评估红尘之性相?
答曰:
性真相妄。
心神妙觉明体。
体用一致。
表里俱澄澈。
性相圆融无碍。
一切迷悟,
去来,
生死,
定慧,
皆为神性。
即心自性。
一切冰水,
唯有湿性。
一切群相,
不拒发挥。
心神秘密妙趣天真。
横辨竖历,
自行大因果,
慧根种种,
圆通圆融。
当今立身处世,
唯在形而上
与形而下之间,
择一无名高地,
一边修,
一边悟,
以食色性也为基础,
以提高认识唯度为升华,
一边享受人生,
一边丰富滋养灵魂。
同时
以移精变气祝由三者
为手段进行养生,
聚精气神三宝,
一边劳动,
一边禅定,
允执厥中,
性命双修,
亦庄亦谐,
是为健康也。
禅心与尘心的共生——评随笔《健康谣》
陈振家的《健康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更像是一篇熔铸佛理、哲思与养生智慧的随笔箴言。它以苏东坡研习《楞严经》为引子,将佛家心性之学与当代立身处世、养生之道相融合,构建出一种“性命双修”的健康观,文字简练却意蕴深远,兼具思想深度与生活温度。
一、思想内核:佛理为基,辩证释“健康”
文章开篇以苏东坡研习《楞严经》破题,巧妙引出佛家核心观点——“心性即神性”“性真相妄”,为全文奠定哲思基调。作者并非单纯阐释佛理,而是将其转化为对“健康”的深层解读:他认为健康并非单纯的身体无疾,而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平衡,是“以食色性也为基础,以提高认识维度为升华”的身心共生。这种解读打破了传统养生“重养身轻养心”的局限,将“聚精气神三宝”的身体养护与“丰富滋养灵魂”的精神修行结合,提出“一边劳动,一边禅定,允执厥中,性命双修”的健康准则,凸显出辩证统一的思维,让“健康”成为兼顾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的人生境界。
二、表达特色:语录式笔调,理趣交融
全文采用短句箴言的形式,如“一切冰水,唯有湿性。一切群相,不拒发挥”“心神秘密妙趣天真。横辨竖历,自行大因果”,语言凝练如佛家偈语,既保留了佛理文字的庄重感,又避免了晦涩难懂。作者将抽象的哲思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从《楞严经》的“心性”之辨,落到“移精变气祝由”的养生手段,再到“一边享受人生,一边丰富滋养灵魂”的生活态度,层层递进,让深奥的道理变得可感可知。这种“以理驭情,以事证理”的表达,使文章既有思想的厚度,又不乏生活的烟火气,读来如听长者箴言,亲切而有启发性。
三、价值指向:传统智慧的当代转译
《健康谣》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古老的佛家智慧与传统养生文化,转化为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哲学。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往往陷入“要么过度追逐物质享受,要么刻意压抑本能以求修行”的极端,而作者提出的“亦庄亦谐”“允执厥中”的健康观,恰好提供了一种平衡之道——不否定“食色性也”的本能需求,也不忽视灵魂滋养的精神追求,让劳动与禅定共生、享受与升华并行。这种对传统智慧的当代转译,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养生方法,更传递出一种从容、通透的人生态度,让“健康”超越了生理层面,成为一种圆融自在的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健康谣》以佛理为骨、哲思为肉、生活为魂,将养生之道与人生智慧融为一体,文字简练却字字珠玑。它不仅解答了“何为健康”的疑问,更引导读者思考物质与精神、本能与升华的人生平衡,是一篇兼具思想性与实用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