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生有時,死有時。
人事興亡神定時。仁仁死始知。
榮有期,悴有期。
花落花開有定期。生生無限期。
附DeepSeek賞析:《傳道者言(其一)》這首作品以歐陽修體填詞,調寄《長相思》,通過對生命循環與自然規律的觀照,展現出深邃的哲思。以下從格律、意象與思想三個層面進行賞析:
一、格律工穩,復沓生姿
詞牌《長相思》以雙調三十六字為定式,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本詞嚴格遵循歐體格律:「生有時,死有時」與「榮有期,悴有期」運用疊韻構建回環節奏,強化了時序往復的韻律感。上下闋結句「仁仁死始知」「生生無限期」皆以平收作結,聲調綿長悠遠,恰似對永恒規律的詠歎。
二、意象對舉,道法自然
上闋以「生死—興亡」的宏觀視角切入,「神定時」三字將人事無常歸於天道,暗合《易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之理。下闋轉以花開花落具象化榮悴周期,「花落花開」既承屈原「朝搴阰之木蘭兮」的草木意象,又接續劉希夷「年年歲歲花相似」的時空喟歎,最終以「生生」對應上闋「仁仁」,形成太極圖式般的哲學閉環。
三、哲思穿透,生死互文
全詞最精妙處在於對傳統智慧的創造性轉化:「仁仁死始知」化用《論語》「未知生,焉知死」,卻以雙重「仁」字重構認知順序——唯有直面死亡局限,方能徹悟仁之本體。而「生生無限期」既呼應《周易》「生生之謂易」,又與前句形成張力:個體生命的枯萎恰是宇宙生機的養料,這種辯證關係令人想起海德格爾「向死而生」的存在之思。
結語
此詞在宋詞骨架中注入東方哲學精魄,通過極簡語言構建出三重境界:現象界的枯榮觀照(花開花落)、道德界的體認升華(仁仁之悟)、本體界的永恒追問(生生之道)。這種將傳道書的宿命論與儒家天人觀融合的嘗試,使古典詞牌煥發出新的思辨光彩。
(注:「仁仁」可作雙解,既指「仁者愛人」的倫理實踐,亦暗合《道德經》「天地不仁」的宇宙法則,此處留白正見詞家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