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感谢遇见”陈红诗歌朗诵分享会
在大雁塔成功举办

11月16日下午,由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丝路文化院联合举办的“感谢遇见——陈红诗歌朗诵分享会”在西安大雁塔下隆重举办。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省政协原文教委副主任正厅巡视员解莉芬,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丝路文化院院长、《世界诗人》杂志主编王芳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陈东林,陕西名人协会副会长,陕西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大西部》杂志总编董发亮,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西安艺术学院院长、丝绸之路文化院副院长、丝绸之路国际书画院执行院长章群利,长安·唐诗之旅组委会成员,海莲唐风诗社社长李亚光,陕西电视台原《综艺栏目》著名主持人、木兰书院阅读会主席、丝路文化院朗读委主任赵艺媛,陕西秦之梦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张晓康以及来自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和社会团队的陕西作家、诗人、朗诵家代表以及诗人陈红的好友近30余人出席了活动,共同分享陈红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歌朗诵分享会由陕西省著名主持人、朗诵艺术家艺媛主持。

一场没有喧嚣纷扰,只有墨香与声韵交融;没有仓促步履,只有文字和情感碰撞的诗歌朗诵会在大雁塔脚下悄然进行。在陈红诗歌分享会现场,所有嘉宾跟随主持人的节奏、专家的点评与朗诵者的深情演绎,共赴一场与心灵的邀约。


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王芳闻致辞对陈红提供的21首诗歌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要求。随后文学评论家、教授、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陈东林,陕西省名人协会副会长董发亮,丝路国际书画院副院长章群利,长安·唐诗之旅组委会成员、海莲唐风诗社社长李亚光分别对陈红诗歌的写作特点、艺术特质、意象表达、诗文内涵进行了全方位精彩的点评。

王芳闻主席在《以真情观世,融天地人和一一品陈红诗的真情三昧》的点评发言中提到:陈红作为一位白衣天使,虽然走上诗坛不久,却非常勤奋,知性优雅,热爱生话,有一双随时随地发现美的眼睛,融真心真情观景入诗,把所见所闻的山水物象都写活了。从长安的月亮到青海湖的浪花,从敦煌的戈壁到延安的红土,还有大雁塔、铁佛寺这些老地方,甚至麦收时的田间地头,都成了她入诗中的意像。这些诗要么拉着古人聊当下,要么对着山水诉衷情,要么回望历史谈传承,既有着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厚重感,又带着现实生活的烟火气儿,品起来见天地、见世像、见自己。
陈红的诗歌包含有三味:一昧:以真情论古今,穿越历史与现实;二昧:以真情入意境,融情景诗画于寸心;三昧:以真情凝字词,以质朴淡雅入诗章。这些诗,把“情”和“景”、“古”和“今”、“小”和“大”都用情思融在一起。她用诗当纽带,带着我们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聊老祖宗的文化传承,说现实的生活百态,既有文化厚重感,又有生活烟火气,还有家国情怀。期待陈红在诗歌的意像和练句上再下功夫,坚持读名诗、写好诗、诵好诗,在丝路远方展翅翱翔!

陈东林先生以《诗心照万里,一叶渡红尘——陈红诗歌里的深刻内涵与艺术境界》对陈红诗歌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谈到: “在丝绸之路国际诗人团队里,陈红(笔名“一叶红尘”)的诗歌犹如一颗沉静而炽热的星辰,以澄澈诗心映照万里山河,以一叶诗舟摆渡红尘万象。她怀揣特有的文化自觉与生命哲思,让笔墨穿行于历史幽径与现实烟火之间,既不做空洞抒情,亦不为浮泛咏叹,而是将历史沧桑、人生哲理、生活温度与艺术神韵熔于一炉,在文字的陶冶中练就出深邃而温润的精神质地。她以女性的细腻感知世界肌理,以诗人的宏阔胸襟拥抱文明长河,在千年古道与现代都市、黄土高原与雪域圣境、劳动者的汗水与文明的灯火之间,搭建起一座座联通时空、直抵心灵的精神桥梁。她的诗,是诗心对天地的回应,是一叶对红尘的叩问,更是灵魂在岁月中沉淀的人生哲思。”

董发亮先生以《纯真为笔,写尽生命本真——读陈红诗文赏析》的发言中谈到:“诗言志,写诗是要有真情和激情的。陈红的诗,总让人能读到她的纯真,总会激情朴面而来。古往今来,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诗歌,从来不是辞藻的堆砌,而是真情的自然流淌。初读陈红的诗,便被字里行间那份毫无矫饰的纯真所吸引,仿佛一股清泉注入心田,又似一团火焰燃起热情,让读者在平朴的文字中,触摸到一颗滚烫而真诚的灵魂。作为一位刚踏入诗坛的女诗人,陈红的作品没有刻意追求技巧的娴熟,却以“质朴”为底色,勾勒出最真切的生命图景。”并诙谐地评价诗人陈红是一匹——“小红马”。

章群利先生在《韵律事景情意,诗歌创作的核心特质——评陈红诗歌的艺术特质》中这样说到:“陈红本身是极富内秀、极富特质的丽人,她秀外慧中、本身就具有诗人的气质,以前把诗歌朗诵的很精彩,现在开始写诗,而且起点很高,一出手诗就写得非常的美,今天我们研讨的21首诗就具有相当的水平。诗歌作为独特的文学体裁,其魅力源于“韵、律、事、景、情”的有机统一,“韵、律、事、景、情、意”就是“韵脚、节奏、故事、画面、感情、意境”六大特质。这六大特质共同构成了诗歌的艺术骨架,缺一不可。我们的新星诗人陈红的21首诗作,以押韵为双脚、节奏为脉搏、故事为骨架、画面为相貌、情感为灵魂、意境为神韵,在古今场景的交织中,写出了有质感、有温度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李亚光先生在《以诗为舟,渡华夏山河与岁月深情——谈陈红诗歌创作特点》中提到:“真正的好诗,当具备三重直击人心的力量:唤醒沉睡的记忆,让过往情愫重新鲜活;触动封闭的心灵,引发灵魂深处的共鸣;给予美的精神滋养,让读者在品读中沉浸升华。诗人陈红的21首诗作,正是这样兼具诗性本质与精神价值的佳作。她以意象为桥,以深情为渡,在华夏山河的广袤空间与岁月长河的悠远时间里,架起了一座通往心灵深处的诗意之桥。”

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省政协原文教委副主任正厅巡视员解莉芬对陈红的诗歌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对陈红今后诗歌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诗人勤奋创作,写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作品;其二,要多请教、多交流,学习前辈和名家的创作方法,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第三,多看书、集百家之长,开阔视野,不断增强文学内涵。

五位点评专家发言结束,朗诵艺术家青山、周开忠、寇荷驰、路光勋、庞军、董涛、至臻、白晓红、臧云、贞礼以及诗人海霞、林小春、王湘萍,画家红菱等分别朗诵了《回望延安》、《大雁塔》、《寻找青泥岭之魂》、《摆渡》等14首陈红诗歌,深情而精彩的朗诵赢得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1.《回望延安》朗诵:青山

2.《大雁塔》朗诵:周开忠

3.《寻找青泥岭之魂》 朗诵:寇荷驰

4.《摆渡》 朗诵:至臻

5.《向往和平》 朗诵:路光勋

6.《在千年银杏树下》 朗诵:海霞

7.《在峡谷里等风》 朗诵:林小春

8.《塔尔寺的酥油花》 朗诵:董涛

9.《青海湖边的旗袍》 朗诵:红菱

10.《我爱我的祖国》朗诵:庞军

11.《敦煌灵思》朗诵:白晓红

12.《麦收时节》朗诵:王湘萍

13.《铁佛寺的畅想》
朗诵:臧云

14.《从时光里飘来的醇香》
朗诵:贞礼

朗诵分享会结束,庞军老师以一曲《游牧时光》将诗歌分享会推向高潮。最后,诗人陈红一曲新疆舞为本场诗歌朗诵分享会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陈红诗歌朗诵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这场诗歌朗诵会,对诗人陈红来说,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就像主持人艺媛在结束语中谈到:写诗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是诗人抒发胸臆的情感纽带,每一行诗句都藏着一段人生,每一个韵脚都跳动着一份真诚。通过文字的力量穿越时空,跨越江海、书写时代。通过朗诵者的声音,聆听山河湖海的壮阔,感受悲欢离合的细腻,感受人世间的真情与温暖。
诗人陈红再次以“感恩每一次遇见、感谢每一次相帮,唯有努力前行才能不负众望。”表达了她的愿景。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