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热点 
文心映道 德范长存
——深切缅怀张地君先生
文/邓银海
惊悉陕西周至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顾问、云南军休中心第五党支部党员张地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1月17日20点30分在920医院(原昆明总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5岁。噩耗传来,四方同悲。这位集军人担当、医者仁心、文者风骨于一身的德高望重之士,用75载人生书写了一部跨界驰骋、奉献不止的壮丽篇章。他的离去,是道文化研究界、医疗卫生界、文艺界的共同损失,更是故土周至与第二故乡云南难以弥补的缺憾。

张地君先生1951年生于陕西省周至县,号秦川孺子,字红土村人,笔名雪野。周至这片孕育了楼观台千年道文化的关中沃土,是老子讲经授道、诞生《道德经》之地,也是华夏文脉灵魂之所。故乡的山水灵秀与道文化的深邃底蕴,早早在他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更塑造了他质朴坚韧、心怀家国的品格。1969年,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毅然辞别故土,入伍奔赴云南,将满腔热血投身国防事业。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烽火硝烟中,他不畏艰险、英勇无畏,用青春与热血践行了军人使命,荣立战功;和平年代里,他扎根军营医疗岗位,潜心钻研破解部队野外驻训的卫生难题,发明"微型浴包"极大改善了官兵野外生存条件,再次荣立三等功。双重三等功的荣誉勋章,不仅镌刻着他的赫赫功绩,更彰显了一名军人的忠诚担当与创新精神,成为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开篇。
作为原昆明军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军医,张地君先生的从医之路堪称精益求精的典范。数十年间,他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将医者仁心融入每一次诊疗,凭借精湛医术为无数皮肤病患者解除病痛。为精进医术、造福患者,他于199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远赴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学习PLTL技术,带回国际先进医疗理念与临床经验,积极推动科室学科发展与技术革新。从医生涯中,他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斩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0余项,获得技术专利两项,文职三级、技术五级的高级职称,是对他专业能力与学术造诣的高度认可。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征途上,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仁厚的医者情怀,赢得了同行的敬重与患者的深切爱戴,成为军医群体中的标杆人物。
命运的考验在1990年代悄然降临,张地君先生不幸罹患癌症。但他并未被病魔击垮,反而以超凡的毅力与乐观的心态,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执着倾注于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之中,开启了人生的另一重精彩境界。此后数十年,他身兼云南蝶之梦书画院院长、云南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等数十个学术职务,在书法、诗词、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挥洒才情,佳作频出,成果斐然。
2013年,他创作的214米书法长卷创下昆明纪录,笔墨酣畅淋漓,尽显磅礴气势;2014年,饱含对故土楼观台道文化深情的《楼观台联赋》横空出世,1080字的篇幅融汇古楼观千年文脉,从老子讲经的悠远传说到楼观兴衰的历史变迁,从山水形胜的自然之美到道骨仙风的人文底蕴,字字珠玑、句句铿锵,成为道文化传播的经典之作;2015年,《大观楼新长联》以812字续写经典,既延续了原联的恢弘气势,又融入时代精神,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开阔的文化视野;2018年,他的书法作品荣登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惊艳世界,同年完成的60米长卷《祖国在我心中》,以笔为情、以墨为志,将家国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彰显了一位老军人、老文人的赤子之心。
作为陕西周至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顾问,张地君先生始终心系故土文化传承,将推广楼观台道文化视为己任。他不仅以笔墨为楼观台立传,更以实际行动助力道文化的普及与发展——2019年,他慷慨解囊资助出版《圣贤二曲》,让关中礼学先贤的思想典籍得以传承光大;2020年,他发起"我眼中的《楼观台联赋》"征文活动,吸引海内外文化爱好者关注楼观台、研读《道德经》,为道文化的当代传播搭建了重要平台。他用文人的担当与智慧,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楼观台的千年道韵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为故土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无论是身着军装保家卫国,身穿白褂救死扶伤,还是手握笔墨传承文化,张地君先生始终坚守着初心与使命。他在军营中锤炼的忠诚担当,是刻入骨髓的精神底色;在医路上践行的医者仁心,是融入血脉的人文情怀;在文海中秉持的传承创新,是贯穿一生的文化追求。这三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他立体而丰满的人生形象。他的一生,是跨界追梦的一生,从军人到医者再到文人,每一次转型都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是奉献不止的一生,无论是对国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还是对文化传承事业,他都倾尽全力、无怨无悔;他们更是坚守初心的一生,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面临何种境遇,他始终心怀家国、情系故土,保持着质朴纯粹的品格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1月19日,昆明的同道亲友将在920医院住院部告别厅与张地君先生作最后告别。我们故乡的挚友虽远隔千里未能亲往,但悲痛之情与缅怀之意丝毫不减。张地君先生的生命虽然定格在了75岁,但他留下的丰硕学术成果、珍贵艺术作品与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他对道文化的深情、对家国的挚爱、对生命的热忱,将如同楼观台的青松翠柏,四季常青、坚贞不屈;如同秦川大地的文脉长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如同滇池之畔的清风明月,温润人心、光照后世。
张地君先生千古!愿他在另一个世界安然无恙、福寿绵长。愿他的精神与作品永远照亮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砥砺奋进前行的道路,愿他所挚爱的楼观台道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陕西周至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会长:邓银海敬挽
2025年11月18日
简介: 邓银海,男,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退役军人;道文化学者,龙道书法开创者;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德耀中华》栏目组“客座教授”、2026年第九届好人春晚组委会宣传部副主任;中国当代人民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馆藏级艺术家;世界首席外交文艺使者;中外文化交流大使;CCTV《艺术人生》特邀顶流形象代言人;2025获诺贝尔国际文化奖;2025《关注民生-聚焦两会》特别推荐献礼艺术家;2025献礼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第八届学雷锋先进个人——建国典范好人风采人物;中国国宾礼【特邀艺术顾问】;《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进世界特别推荐艺术家;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绘画大赛评审艺术委员会特邀青少年导师;载入国际名人百科;入编建国75周年大型文献类珍藏邮册;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自然疗法推广办公室专家;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陕西周至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