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十四届全国“东丽杯”鲁藜诗歌奖获奖名单揭晓,陕西诗人赵凯云的组诗《光阴之豹》获单篇类三等奖。该奖项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东丽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与东丽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属于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是目前唯一由官方设立的全国性群众文学大奖,被誉为“全国群众文学第一品牌”,在群众文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该奖项以“七月诗派”代表诗人、原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鲁藜冠名,自1988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十四届,从天津本地文学评选逐步发展为覆盖全国 45 个省市及海外华侨群体的文学盛会,累计培育业余创作者超 1.5 万人,部分获奖者后续成长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等国内文学领军人物。蒋子龙、冯骥才等文坛名家曾多次担任评委,其“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与公益性定位,早已获全国文学界广泛认可。该奖项采取诗歌、小说、散文三年轮换的单项评奖机制,专注推动群众文学创作高质量发展。
本届评选活动于2025年5月至10月开展,通过《天津日报》、津云等权威媒体发布征稿信息,并依托全国文化(群艺)馆系统征集作品,征集范围涵盖单篇诗歌与诗集两类。其中,单篇诗歌需为2022年7月10日后在国内报纸、期刊(含地级市及县级群众文化内刊)、作品集中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诗集则需为同期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单行本。评选分成人组(含单篇/诗集)与未成年人组,设置单篇诗歌、诗集、新人新作及优秀组织奖四大类。评选采用 “社会直报 + 集体推荐” 双渠道,明确面向全国业余作者,分为成人组(单篇诗歌、诗集)与未成年人组。为保障评选公平性,本届活动搭建 “省级初评——全国盲审——评委合议”三级评审机制,邀请文学领域专家全程参与。
凭借广泛的参与度、高质量的作品与严谨的评审机制,第三十四届全国“东丽杯”鲁藜诗歌评选活动再次成为全国群众文学创作领域的年度盛事。它不仅全方位展现了当下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更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赵凯云首次与该奖项结缘。此前,他的诗集《豳州书》便曾斩获第二十一届“东丽杯”鲁藜诗歌奖诗集类三等奖,此次诗作获奖,更是对其诗歌创作实力的再次认可。

赵凯云,系彬州义门镇柴村人。作品见于《星星》《青年作家》《延河》《黄河文学》《草堂》《散文诗》等,有部分作品入选《长江颂》及《大地帖:2024中国年度散文诗》《2014年中国诗歌排行榜》《陕西文学六十年》等。著有诗集《豳州书》《抱冰而眠》《颤栗的时光》(上下册)等。曾获第九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文本奖、第二届路边文学奖、第八届“银鹰杯”全国文学奖、第三届陕西青年诗人奖、首届西北文学奖等。2017年9月受邀参加中华辞赋首届高级研讨班。
另创作有“戏曲进校园活动”主题歌《看戏》,电影《家在黄河边》主题歌《黄河谣》。《惊蛰》获2024年度十大新时代优秀原创校园歌曲;《书香三原最乡愁》获第四届美丽乡村国际影像节短片单元最佳原创音乐奖;《家风中国》获建党百年全国优秀原创儿童歌曲奖。获2022年度陕西省青年文艺创作扶持,咸阳市2023年文艺精品创作扶持。《种子梦》入选《放歌新时代·喜迎二十大优秀歌曲100首》;《种子梦》《家风长安》《远方少年》入选《阔步新时代·校园好歌曲100首》。
作词、编剧、导演的音乐短片《福运谣》《书香三原最乡愁》获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乡村振兴短片奖”三项提名;《远方少年》获第四届读懂中国·“新青年看中国”中外短视频征集展播推优作品;《书香三原最乡愁》《家风中国》《种子梦》分获“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竞赛”活动“拔萃奖”和“勇进奖”;《家风长安》先后获陕西省纪委监委举办的“三秦好家风”微视频展播三等奖; 陕西省纪委主办的第二届陕西省廉洁文化精品二等奖;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纪委监委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主办,厅直属机关纪委、陕西省文化馆承办“清风正气 廉润三秦”陕西省群文系统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获短视频类一等奖。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