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落日之三:江城千古流霞
作者:郭庆春 解说:张蕾
夕阳熔金,江水如练。那一轮浑圆的赤色悬垂于江波之上,既非沉沦亦非升腾,而是悬浮于水天之间,被江面氤氲的水汽温柔托举——光线穿过湿润的大气,下层空气浓稠如酒,上层却疏朗似纱,折射之间,落日便匍匐成天地间一枚浑圆的玺印。这是自然对江城的无声加冕,也是千年文脉搏动的时刻。
一、水文经纬:江城之魄
武汉踞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长江干流在此绵延150.5公里,汉江蜿蜒62公里,如同两条巨龙在此交颈低语。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北麓汇入长江,汉口遂从汉阳析出,自此“江汉朝宗于海”的壮景在此定格——龟蛇对峙,两江划域,三镇鼎立,成就了“楚中第一繁盛处”的骨骼。江水不仅雕刻了城市轮廓,更浸透了武汉的肌理:165条江河如血脉穿行,166个湖泊如翡翠散落,水域占据四分之一城域,汤逊湖以47.6平方公里的碧波冠绝中国城中湖,东湖则以33平方公里紧随其后。古云梦泽的遗泽在此化作千湖星罗,每当落日熔金,万顷波光便盛满流霞,仿佛整座城浮游于液态的火焰之上。
江流塑造了城市的呼吸节律。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此挥毫泼墨:夏季酷热,江风裹挟水汽蒸腾出“火炉”之名;冬季湿冷,寒潮沿江而下刺入骨髓。年降水量1300毫米的丰沛水意,在6月至8月化作滂沱暴雨倾泻,江水涨落间,龙王庙险段记录着1954年29.73米洪峰的惊心动魄。正是这奔腾与氤氲的交响,孕育出武汉人如江水般浩荡的性情。
二、文脉长卷:浪淘千古
历史的密码深藏在两江四岸的褶皱里。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禹稷行宫静立如初——南宋始建的庙宇铭记着大禹“疏江导汉”的洪荒伟力。传说在此落地生根:禹斧劈开混沌,汉水改道归流,从此江汉朝宗,终成“九省通衢”的命脉。
三国烽烟在此升腾。公元223年孙权“依山傍江,凭墉藉险”筑夏口城,武昌建城史自此开启。蛇山之上,黄鹤楼翼然欲飞。崔颢题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李白搁笔“眼前有景道不得”,一座楼阁因诗魂加冕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及至南宋,岳飞屯兵武昌七载,蛇山武穆遗像、洪山岳松岳梅,至今犹存精忠热血。
近代风云在江涛中激荡。1861年汉口开埠,江汉关钟楼矗立为殖民烙印;张之洞督鄂兴办“布纱丝麻四局”,汉阳铁厂高炉喷吐的烟云,宣告中国近代工业的觉醒。1911年武昌首义枪响,彭刘杨三烈士鲜血浸透督署阶石,革命惊雷终使千年帝制崩摧。从三国鏖兵到辛亥惊雷,每一朵浪花都折射着家国命运。
三、诗魄鎏金:文澜拍岸
长江的落日是诗人永恒的印章。唐宋的月光最先浸透江波:刘长卿伫立汀洲目送孤帆“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离愁随波光荡漾成几何诗行,一江暮色浸透中唐的萧瑟,白居易在浔阳江头捕捉到魔幻时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九月初三的露珠与弯月在霞光褪色后接续自然的诗篇。
元明笔墨晕染世俗暖意。赵善庆以散曲勾勒“山腰落日,雁背斜阳”,雁阵驮着碎金掠过水面;高启登雨花台长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逆浪而行,与江流角力千年。落日恢弘被解构为市井烟火。
清人孔尚任的《桃花扇》在秦淮残照中低回:“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晚明的血色残阳漫过雕栏,坍圮成永恒的哀歌。及至杨慎白发临江,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兴亡的浩叹随波东去,沉淀为民族集体的记忆河床。
四、今韵新声:落霞涅槃
此刻我立于汉口江滩。余晖泼洒江面,货轮犁开金涛,汽笛惊起白鸥。对岸武昌造船厂的塔吊剪影后,蛇山轮廓隐现——那里曾有岳家军水师操练的呐喊,如今唯余黄鹤楼琉璃顶在暮色中浮沉。历史在波光中叠印:晴川饭店的玻璃幕墙折射晚霞,曾为“亚洲第一桅杆”的龟山电视塔刺破流云,与张之洞时代的汉阳铁厂旧址隔江相望。
“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的霓虹渐次亮起,游船犁开鎏金水道。楚河汉街的灯笼在暮色中浮起,这里曾是武汉重型机床厂的轰鸣之地,如今屈原广场的青铜像静观年轻人在露天剧场起舞。工业记忆转型为文旅诗篇,恰似落日沉江的壮丽轮回——每一次坠落都是为了翌日更磅礴的升起。
当最后一缕夕阳被江水吞没时,万家灯火沿江攀援。龙王庙前,老人指着江水讲述1998年抗洪的惊涛;武昌滨江,孩童在防汛纪念碑下追逐滑板。江风穿过柳永的兰舟,拂动杜牧的鬓霜,最终停驻在少女飞扬的裙角。这是古老江河与现代江城在落日时分的神圣相遇。
江声浩荡,长河落日从《尚书》“江汉朝宗”的记载启程,途经崔颢的黄鹤烟云,岳飞的铁马冰河,张之洞的钢花飞溅,终在新时代的桥梁上熔铸成金。当我在武汉长江大桥凝视落日熔入江心,忽然彻悟:江河的永恒在于奔流,文明的壮美在于传承。每一轮沉落都是对重生的约定,每一声涛语都是对来者的叮咛。
江汉汤汤,终朝宗于海,
落日煌煌,必再耀中天。
作者:郭庆春 笔名:秋实
湖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理事。
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作家协会会员,画家,散文作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郭庆春电视艺术文集《电视作品集》《电视论文集》《电视散文集》诗集《爱的轨迹》等作品。
作品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剧《金鹰奖》并获湖北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播读:张蕾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上海戏剧学院访问学者,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员,长期从事有声语言艺术表达的实践、教学、培训及学术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