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际行记
乙巳初冬,昨日应余作平先生邀请,访其老家三元西际村。村隐林深处,其如群峰抱玉,古意苍然。首谒余氏树德堂,六百载宗祠默立风霜,余氏家训镌石犹新,文魁匾额静悬岁月。厢房寂寂,恍闻红色岁月密语;梁柱巍巍,曾护十万矢志坚贞。
转至村部,见古树苍劲,虽根裸腹空,然叶茂枝虬,绿意灼灼,与高山村落共证生生不息。乡村振兴馆内,数据如星辉跃动,金橘满岫,电商联城,百年驿道焕发新声。
最慰人心者,乃值重阳敬老之期。乡贤作平等倾囊十二载,棚开设宴数十席,菊酒浮香,耄耋展颜。礼包装载拳拳意,笑靥深藏煦煦风。今虽橘事延宴,孝亲之道反愈见真淳。
归途回望,橘香沾袖,古驿新程俱入诗心。今十律即成,非惟记山水之胜,实为铭斯土斯民坚韧仁德之精神也。

一 、冬日访西际村
碧落无云拭镜新,群峰列戟护修筠。
金丸坠树千枝重,翠浪摇风万叶匀。
车队逶迤迎晓月,网单络绎到乡邻。
寒深自有春消息,橘市喧腾正及辰。
二、谒余氏树德堂
余氏宗祠倚碧嵩,沧桑历尽见孤忠。
文魁匾耀三明月,洪武碑存百代风。
四壁箴规垂世范,一腔浩气贯长虹。
斜阳漫抚藏兵壁,似说当年十万弓。
三、观余氏家训有怀
箴规碑刻溯渊明,余氏宗风启后菁。
十二戒严家国重,百千言立孝忠情。
芸编满架承先训,橘实盈枝映彩甍。
万世门庭瞻气象,兰芬长共月华生。

四、西际交通站遗址有怀
残垣余氏记前踪,犹响当年密令钟。
薪火暗传星子路,鱼书潜渡棘荆峰。
一肩风雨连三界,百战山河忆旧容。
今日橘林寻故垒,松涛如诉水琤淙。
五、观西际村乡村振兴馆
展廊娓娓说峥嵘,长卷宏图次第呈。
橘海翻金香漫野,电商联网货通城。
百年古驿开新境,十里青山变锦棚。
最是壁间凭据在,富民轨迹掌中明。
六、西际蜜橘
金果垂垂晓露晞,琉灯万点映青畦。
瓤含蜜意沁脾润,衣染秋光胜彩霓。
已使闽乡驰隽誉,长教网络递珍脐。
欲寻甘爽最佳处,橘陌香风伴鸟啼。
七、赴西际村敬老盛宴
乡贤襄举奉耆翁,十二春秋承古风。
菊酒浮香盈寿盏,村醪沁腑话年丰。
礼包装载拳拳意,笑靥深藏煦煦功。
西际孝邻成典范,仁声早已震闽中。

八、西际古树有寄
古木虬枝立村口,心空根裸向天痕。
风霜刻骨身虽损,雨露滋荣叶尚存。
与寨同经千劫火,共山长养四时魂。
莫言老去无多用,一片深荫护子孙。
九、邂逅余作平
西际儿郎品性敦,橘云深处育灵根。
经商守道传家训,奉老倾囊启善门。
三子承欢盈笑语,千枝垂果报秋恩。
乡贤义举成风俗,青史长留德望尊。
十、归途有作
斜照满怀归意迟,山村如画惹凝思。
橘香犹绕衣襟际,家训长镌心版时。
古道新程相接续,民风国运共昌熙。
重峦渐隐烟霞外,已有春声近竹篱。

罗春华,笔名守愚居士,福建省清流县人,系中华诗词、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兼书法专家委员,省楹联学会理事兼书画院副院长,省书法研究会会员,福建省师范大学诗词、楹联、书法专业大学生导师,三明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书画院院长,三明市书协副秘书长,伊诺传媒执行主编,著有诗词书法专辑《清欢雅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