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多
文/崔云生(山东)
从图书馆门前走过
我好像懂得了很多
敢在天井的石桌旁
说天空多么辽阔
从收音机跟前走过
我好像明白了许多
敢在撸串的地摊上
说春秋历史厚薄
我总是这样
有指点江山的性格
尽管没几个听众
挣的钱也不多
我总是这样
好痛说家国的起落
尽管没几人认同
读的书也不多
于平凡里见肝胆,在浅语中藏丘壑——崔云生《也不多》诗评
这首小诗以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一个平凡却丰盈的灵魂,字里行间满是烟火气与精神张力,读来直抵人心。
诗人选取“图书馆门前”“收音机跟前”“天井石桌旁”“撸串地摊上”这些最朴素的生活场景,将知识的启蒙与表达的欲望自然串联。从“懂得很多”到“明白许多”,没有经天纬地的学识铺垫,却有“说天空辽阔”“论春秋厚薄”的坦荡与热忱——这种“敢说”不是狂妄,而是平凡人对世界的真诚感知,是精神世界未曾被现实磨平的棱角。
“挣的钱也不多”“读的书也不多”,两句直白的自白构成全诗的底色,却丝毫不见卑微。恰恰是这份“不多”的坦诚,让“指点江山的性格”“痛说家国起落”的执着更显珍贵。没有听众、少人认同,却依然坚守内心的思考与表达,这是普通人的精神傲骨,是不向功利妥协的生命姿态。
诗歌语言质朴如话,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在重复的句式(“我总是这样”)中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将那份不卑不亢、心怀家国的朴素情怀层层递进。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富足从来不在物质的多寡、学识的深浅,而在精神的丰盈与人格的独立——即便身处市井烟火,心亦可装下天空与春秋,即便平凡如尘埃,亦可有指点江山的坦荡与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