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华 武 术 赋
作者:王洪江
穹宇浩荡,星汉流辉。东方奇彩,鼎铭武术。溯其源也,肇于先民狩獵之技,成于春秋击技之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煌煌千载,与华夏文明智哲,同呼吸共脉动。观其形也,刚柔互济如阴阳相推,动静相生似山河俯仰,诚乃天地之道化入身械。
昔者伏羲画卦,太极始蕴其理;轩辕制械,拳戈初显其形。越女论剑,寒光裂云道彻白猿;华佗医养,五禽戏畅气通经脉。达摩面壁传禅武,少林拳棍堪称甲;三丰观雀悟刚柔,武当剑气冲北斗。
至若疆场征战,守镇走镖,马蹄踏碎关山月;州县拨翠,武科举贤,剑影照亮凌烟阁。戚家刀法荡寇焰,岳飞神枪震边关。元甲迷踪响津门,飞鸿亮拳醒岭南 。
岁月凝华,武库育宝:查华炮锤,咏春蹉脚,标南拳北腿,百家各展气象;鞭锏鍾鎙,戟鋿箭镖,列西棍东枪,开阖自成乾坤。桥手日字冲截密,飞脚蹶蹉拐点奇。或如游龙惊鸿,或似猛虎灵猿,闪展腾挪俱含五行生克之妙。
今观武林气象,银鹰掠地演八极崩劲,太极推手化千钧雷霆。少年舞剑若羿射九日,老叟站桩如松立八峰。非遗名录镌刻武魂,奥运赛场闪耀武徽。
盖中华瑰宝,祖训明宗:武者持戈止戈,唯存侠义于心。飞步束人是术,动行无形谓艺,事尽拂袖去修德,业成隐身名悟道。 正所谓:套路招式易学,武学精魂难承:欲得武术真谛,须明“武”字本义——止戈为武,仁者无敌。练武非为破垒,实为破己之嗔痴;习技不在伤外,而在养浩然内气。
习武歌道:
天地浩瀛藏拳理,日月轮回照霜刃。
千宗百派归大道,止戈修德是武魂。
江湖庙堂皆熔炉,锻得侠义立乾坤。
武术若向何处觅,不在招式在人心!
【简介简介】
王洪江,沈阳人,有过军旅经历,地方国企退休。喜爱文学阅读与写作,常在网络平台和微群发表作品,善长自由体诗歌。仰慕《当代文艺》,愿与文学爱好者交友,分享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