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泉城
——济南一张难以复制的气质名片
焦丽苹

霜降一过,济南的秋意便浓得化不开了。恰逢“第46届趵突泉金秋菊展”拉开帷幕,我却一直没得闲空前去观瞻。济南市民一年一度的秋季固定节目岂能错过!于是,拽着初冬的衣角,循着一缕清幽菊香,今儿一清早便兴冲冲地赶往趵突泉。
尚未走近,远远便瞧见东门南侧矗立着一组硕大的菊花造景——“趵突菊韵,锦绣泉城”的主题,不言自明。

听说这一届菊展,竟有七大展项、三百多个菊种。大立菊端庄,独本菊清雅,悬崖菊飘逸,它们或列队相迎,或倚石自得,把整个园区点缀得生机盎然。更有四大展区——“泉集雅菊”“龟石畔菊”“引菊入画”“古韵流芳”,各自以不同的风骨,引人驻足。主泉区还特设了“中华传统十大名菊”,将名品秋菊请进这方古典园林,与涌泉、石亭一同入画,静默如诗。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闲情,如今的济南人不必远求,只在市井深处、闹市中心、泉畔石边,便可尽享一番诗意的逸致闲情。
一脚踏进公园,便跌进了泉的世界、花的汪洋。


三股泉眼“咕嘟咕嘟”的涌动,是大地沉稳的呼吸,在微凉的空气里,一声声,叩在心房上。涌泉白如雪花,泉水清碧如玉,泉底锦鲤摆尾,水草轻摇,像跳着一支永不终场的慢舞。垂柳拂波,似与清泉低语;游人或蹲或立,笑语盈盈,与“咔嚓”不断的快门声,织成一片热闹。
转过通幽曲径,满园的秋色便毫无防备地扑面而来。

菊花是这里当然的主角。她们不是被“陈列”着,而是自在地“生活”在这片泉石之间。大立菊开得丰腴雍容,像唐时的仕女;独本菊清瘦孤傲,颇有宋人笔意;悬崖菊则从假山上一泻而下,流淌成一道芬芳的瀑布。泉水是她们天然的画框,亭台是她们沉默的知己。阳光透过金黄的银杏,筛下斑驳的光影,落在花瓣上,每一朵都像被点亮的、小小的灯盏。
我尤其爱看菊在水中的倒影。真实的菊与虚幻的影,一实一虚,一艳一淡,在波光里窃窃私语。几片金黄的银杏叶飘落,恰好停在水面的“菊影”上,那一刻,真与幻的界限彻底模糊了,共同织成了一幅流动的锦缎。

这已是第四十六个这样的秋天了。四十六届金秋菊展,像一个人从青涩走到不惑,褪去了热闹的张扬,沉淀下从容的韵味。它不再急于证明什么,只是安然地、年复一年地,为这座以泉为魂的城市,献上季节最隆重的献礼。
在来鹤桥旁的茶楼里,选一处临水靠窗的茶座坐下,要一壶用趵突泉水沏的茉莉香片。看三股泉眼不知疲倦地向上涌冒,仿佛大地蓬勃的心跳。茶香、菊香与水汽的甘洌之气混在一起,沁入心脾。此情此景,让人恍然顿悟:古时文人为何总将“临流品茗、对花冥思”视为至高的享受。这并非逃避,而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回生命本该有的、不慌不忙的节奏。

品茗观泉间,忽听邻座的外地游客吴侬软语地轻声呢喃着:“真好啊,太美了……”是啊,真好啊——在这片刻的安宁里,所有关于生活的焦虑与琐碎,仿佛都被这泉水温柔地浣洗、带走了。
泉水咕嘟,锦鲤出溜,风过窸窣,光点忽闪,菊香若有似无地漾在空气里,地上金黄的银杏落叶,随脚步移动带起的阵阵风儿在脚踝边旋转,似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起舞,一场又一阵的碎金被人们抛起又落下来,孩童们更是雀跃成泉池边一帧别致的小斗方……此刻,时间仿佛被施了定身术,一切都慢了下来。那一刻,“岁月静好,国泰民安”这八个字,悄然浮上心头。

我总爱在秋天钻进深山,采一怀野菊回家。修枝、入瓶、注水,安顿在屋角窗前。顷刻间,一室山野之气,清芬暗浮。
择花如择友,贵在幽、洁、清、雅。张潮在《幽梦影》中品得极妙:“菊令人野。”这一“野”,是返璞归真,是心灵的自在徜徉。案头一瓶菊,何尝不是一个人精神疆域的微缩景象?
爱秋菊,如爱春柳、夏荷、冬梅,是季节赠予灵魂的私密偏好。而“菊韵泉城”,也早已成为济南一张难以复制的气质名片。

此刻,暮色轻笼,霞光浸染,柳枝在晚风中疏疏落落地摇曳。窗外归鸟声声,光阴细软。年年岁岁,这场金秋菊展,不正是济南人心头那一枚清雅、安妥、不可或缺的“清供”么?
归家时,那满园的秋光与禅意,早已被眼睛打包,妥帖地收藏进心底。我往案头清水养的一枝日前在山里采撷的野菊花瓶里添注了新水,算是为这个秋天,画下一个清浅的、有余味的句点。

朋友,这个秋天若你也在济南,不妨去趵突泉边走一走,看一看。去听一听,泉与菊会对你诉说着怎样的、关于时光的私语吧。

【作者简介】

焦丽苹,笔名流苏。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金融作协、中国金融文学艺术社、山东省作协、山东散文学会、济南市作协会员,齐鲁晚报副刊青未了签约作家,山东省“老年阅读推广大使”。出版散文集《走在春天里》《爱情是款化妆品》两部。获一、二届全国金融文学大奖赛、第一、二、四届“青未了”散文大赛、第一、三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大奖赛、“齐鲁悦龄杯”、“泰山杯”山东老年文学大赛、“今朝杯”征文大赛、“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大赛、“齐鲁悦龄杯”2025山东省摄影短视频大赛等多个奖项。作品散见《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金融报》《少年文艺》《齐鲁晚报》《济南日报》《山东青年报》《山东广播电视报》《金融文化》《金融文学》《金融文坛》等报刊杂志。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