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
文/姜贝(河南)
牵挂是岁月里的温柔
一根无声牵动的线
起风时掠过耳畔的叮咛
深夜里点亮心灯的念想
跨越山海摇曳的变换
穿越生死甜蜜的信念
紧紧缠绕在生命里
最熟悉的模样
悄无声息的印记
编织幸福的源泉
温暖的一股暖流
无论何地循序渐进
心底最柔软的归属
衣兜里存放的温度
回家时推开的门窗
灶台上热腾的烟火气
穿梭匆忙的背影
指尖上缠绕的香气
迎面淡然的微笑
千里之外的惦念
情不自禁的思念
当您化作天上的星
牵挂便成了梦境里的重逢
隔空爱的延续与回响
被岁月疼爱的痕迹
永远不会消失的爱
牵挂从来都不是沉重的负担
而是生命里最珍贵的馈赠
它让我奔波的时光里有所惦念
在孤独的时刻里有所慰藉
生命漫长旅程中归依
它是对旧物的思量
是远方朋友的问候
是故人挥手告别的潮湿
藏在岁月深处
从未褪色的光
愿有春日花开的信笺
晨光抖落腰肩的抚摸
聆听黄昏交错的私语
冰雪注解叠进的手掌
以爱为线,织就岁月深情——评姜贝《牵挂》
姜贝的《牵挂》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情感的本真模样,将抽象的牵挂化作可感的意象,让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愫有了温度与重量。全诗没有激昂的呐喊,却在温柔的叙事中,让牵挂成为贯穿生命的精神脉络。
诗歌的意象选择极具生活质感与情感张力:“无声牵动的线”串联起岁月的温柔,“耳畔的叮咛”“心灯的念想”捕捉日常里的惦念瞬间,而“热腾的烟火气”“推开的门窗”则将牵挂锚定在最朴素的生活场景中,让抽象情感有了落地的温暖。从“跨越山海”到“穿越生死”,从“衣兜里的温度”到“天上的星”,意象的递进既拓宽了牵挂的维度,又始终守住“柔软”的核心,让这份情感既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又不失细腻绵长的底色。
语言上,全诗如低语般舒缓流畅,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以“悄悄无声息的印记”“指尖上缠绕的香气”这类具象化的表达,让牵挂变得可触可感。“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生命里最珍贵的馈赠”一句,更是直抵情感内核,颠覆了对牵挂的刻板认知,道出其作为精神慰藉与生命归依的本质,让诗歌的立意得以升华。
整首诗以情感为经,以生活为纬,将亲情、友情、思念交织成篇,既写尽了牵挂的多元形态,又凸显了其永恒的价值——它是孤独时的慰藉,是奔波中的惦念,是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爱与回响。读来如沐春风,让每个被牵挂或牵挂他人的灵魂,都能在诗中找到共鸣与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