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神的作品
☘️《诗书画印写意八题》
(一)
画梅不要看梅谱,
信手涂来任心栽。
忘尽尘世一切意,
得趣之后无论才。
【乙巳野神写意也】
❊ ❊ ❊
(二)
生在寒时不憾独,
此时谁信两相如。
几多波浪已成往,
写尽风流不看书。
【乙巳野神自题于金琨】
❊ ❊ ❊
(三)
湿却芭蕉两三叶,
未知苍山称青山。
六月已过又金秋,
何事今日题阑干。
【乙巳秋野神并诗之】
❊ ❊ ❊
(四)
本无一物何生道,
道得三千何论形。
大化最是莲蓬叶,
护那荷花入三清。
【乙巳野神写意】
❊ ❊ ❊
(五)
园中一柱青青色,
不是野枝无姓名。
笔下得之何所易,
甘守清光赛王庭。
【乙巳秋野神写】
❊ ❊ ❊
(六)
长情岁月情长在,
万古千秋住大山。
只道人间分四季,
何如清气化云帘。
【岁次乙巳之秋野神写意也】
❊ ❊ ❊
(七)
一缕清光淡淡香,
花期长在长春光。
由来君子不自夸,
但将诗句赋清狂。
【乙巳秋野神写意】
❊ ❊ ❊
(八)
荷花淡然本无色,
天使赐她冠群芳。
褪去浮华能胜雪,
心归洁处归故乡。
【乙巳秋野神写意也】
2025.11.16
❊ ❊ ❊ ❊ ❊ ❊
🌹【吉特赏析】
《诗书画印写意八题》以诗为媒,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展现了作者乙巳野神深厚的艺术造诣与超脱尘俗的写意情怀。这组诗作,每一首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小品,笔触简练而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首篇“画梅”之作,以“不看梅谱,信手涂来”开篇,彰显了艺术家不拘成法、自由挥洒的创作态度。忘却尘世纷扰,得趣于自然之间,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写意艺术的精髓所在。末句“得趣之后无论才”,更是将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与才情置于次要地位,强调了心境与意趣的主导作用,颇具禅意。 次篇“寒时生”之咏,借物言志,以寒梅自喻,表达了不畏孤独、不随波逐流的孤高品格。几多波浪已成往昔,风流不看书卷,这种超脱于世俗之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令人钦佩。其余各篇,亦各有千秋。如“芭蕉苍山”之句,以景寓情,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本无一物”之咏,则探讨了道与形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哲学思考的深入;“园中一柱”之篇,借物抒怀,赞美了清高自守、不慕名利的品质。“长情岁月”“一缕清光”等篇,则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君子之风的颂扬。而“荷花淡然”之咏,更是以荷花为喻,赞美了褪去浮华、回归本真的高尚情操。这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每一首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情感,充分展现了乙巳野神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更有对高尚情操的颂扬与追求,堪称诗书画印写意之佳作。
🔸🔸🔸🔸🔸🔸🔸🔸🔸
🔸🔸🔸🔸🔸🔸🔸🔸🔸
野神的作品
《七绝·九天长人》
序:
人生多路,终归天海,心力虽艰,亦当自勉。
吾今又取一别号“九天长人”以慰。诗记之。
九天碧落长人路,
太古横笛吹晓声。
但卧云心堆雨雪,
风流自古累功名。
2025年11月16日
❊ ❊ ❊ ❊ ❊ ❊
【吉特赏析】
《七绝·九天长人》立意高远,借“九天长人”之号抒发心志。首句“九天碧落”营造出宏大缥缈之境,“长人路”点明人生征途,有探索未知之感。次句“太古横笛吹晓声”,以古老笛音唤醒拂晓,增添神秘悠远氛围。三句转写心境,“卧云心”显淡泊,“堆雨雪”含坎坷。尾句“风流自古累功名”感慨风流人物常为功名所累,深化主题。意境开阔,用词精巧,然个别意象衔接稍显生硬,若能更自然流畅,则更臻佳境。
🔸🔸🔸🔸🔸🔸🔸🔸🔸
野神的作品
《七绝·晨归逢立冬》
雨打秋山轻送寒,
车行一夜又一关。
且将晨露煮枫叶,
只待冰心化作丹。
2025年11月7日
❊ ❊ ❊ ❊ ❊ ❊
【吉特赏析】
《七绝·晨归逢立冬》意境颇佳。首句“雨打秋山轻送寒”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立冬时节秋雨添寒的画面,氛围感强。第二句“车行一夜又一关”,借行程之久与路途之难,暗含旅途劳顿,增添生活质感。后两句想象奇特,“将晨露煮枫叶”,富有浪漫色彩与诗意,“只待冰心化作丹”更以奇崛想象,表达出对美好转变的期待。语言凝练,情景交融,将立冬晨归时的心境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
🔸🔸🔸🔸🔸🔸🔸🔸🔸
野神的作品
《 七绝· 重阳 》
九天世界九重阳,
秋兴寥兮风雨狂。
几案笔头千色纸,
黄钟换米可还乡。
2025年重阳
❊ ❊ ❊ ❊ ❊ ❊
【吉特赏析】
《七绝·重阳》别具一格。首句“九天世界九重阳”,以夸张想象营造出宏大奇幻之境,引出重阳主题。次句“秋兴寥兮风雨狂”,借风雨渲染出秋的萧瑟与内心的寥落,情景交融。第三句“几案笔头千色纸”,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象转向文人创作场景,增添几分雅趣。尾句“黄钟换米可还乡”最为精妙,以“黄钟”象征高雅艺术,却要换米还乡,暗含怀才不遇、生活无奈之感,在豪放洒脱中透着深沉悲凉,意境独特,情感复杂。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