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对齐的相框 田彬
装修房子后,我特意选了一面浅灰色的墙面用来挂相框,里面装着和家人旅行时拍的合照,每次路过都能想起那些开心的时光。可挂相框时却出了岔子,我踩着凳子反复调整了七八次,用卷尺量了又量,相框始终和墙面的水平线差了一点点倾斜,往左挪一点偏矮,往右移一点又偏高,怎么都调不到绝对端正的状态。
看着那微微倾斜的相框,我心里莫名烦躁,甚至想拆下来重新打孔。可墙面是刚刷的乳胶漆,再打孔又会留下新的痕迹,纠结了半天,情绪也跟着低落起来。
正准备放弃时,我瞥见了桌上散落的浅灰色细纸条,突然灵机一动。我剪了一小段和相框边框同宽的纸条,轻轻垫在相框倾斜的那一角,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相框重新挂好。没想到这小小的纸条被相框稳稳压住,从远处看,相框刚好端正挺立,照片里家人的笑容格外清晰,不凑近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背后的“小秘密”。
我站在原地看了许久,心里的烦躁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释然。原来“不够精准”的遗憾,不必非要大动干戈去修正。生活里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就像这没对齐的相框,强行扭转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缺憾。
一点简单的变通,一个小小的辅助,就能轻松化解困境。我们不必执着于事事绝对完美,学会用灵活的方式适配生活中的小偏差,少些钻牛角尖的纠结,多些顺势而为的从容,反而能在不完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让日子过得更舒心自在。
冷掉的杂粮粥 田彬
每天早上,老伴给我煮杂粮粥。小米、燕麦、红豆、满满熬一锅,小火慢炖一个多小时,粥变得黏稠软绵,还透着淡淡的谷物清香。一天早上太忙,竟忘了及时喝,等中午时,粥已经彻底冷透,盛在碗里结了一层薄薄的米皮,搅一搅口感也变得黏腻,完全没了早上的鲜香。
我看着冷透的粥没了原本的滋味,本想直接倒掉。可转念一想,这粥里的每一种谷物都是精心挑选的杂粮,熬煮时也费了不少功夫,倒掉实在浪费。于是试着往粥里加了小半碗温水,开小火慢慢搅动加热,还从罐子里抓了一把熟芝麻撒进去,又切了一小块冰糖放进去提味。
随着温度慢慢升高,粥重新变得顺滑软绵,芝麻的香气混合着谷物的清香弥漫开来,冰糖融化后带来淡淡的清甜,刚好中和了冷粥的黏腻。舀起一勺放进嘴里,温润的口感顺着喉咙滑下,暖胃又舒心,比刚煮好时还多了几分别样的风味。
原来“失温的缺陷”不必轻易放弃,生活里有太多这样被忽略的小美好,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变得不尽人意,但未必就要全盘丢弃。就像这碗冷掉的杂粮粥,只需稍加用心,简单的加热和点缀,就能重拾原本的滋味。
我们的生活也常常会有这样的“冷却”时刻,那些曾经的热情、珍视的美好,可能会因为时间流逝、琐事牵绊变得平淡。但只要我们愿意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用心,用真诚去呵护、去经营,那些被冷却的美好,总能再次焕发生机,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不断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