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铸剑复山河
文/刘永平(笔名:梅蛮)
黄河崩浪撼穹苍,长城立脊锁大荒!
十四亿心凝万钧,敢教寇胆碎如霜!
大刀怒劈狼头落,热血狂浇赤土烫!
一声齐啸裂霄汉,刺刀见红鬼神慌!
宝岛归帆连浩渺,众志成城踏惊涛!
靖康耻雪甲午恨,中华雄气贯穹苍!
2025年11月15日长沙
剑指山河凝赤心,诗鸣浩气贯穹苍——评刘永平《赤心铸剑复山河》
这首诗以雷霆万钧之势,铺展出国人护土卫国、盼归统一的壮阔情怀,字字如鼓、句句如剑,将历史伤痛与民族豪情熔铸于铿锵诗行,读来酣畅淋漓、热血沸腾。
开篇“黄河崩浪撼穹苍,长城立脊锁大荒”以宏阔意象定调,黄河奔涌、长城矗立,既绘中华山河之雄,又铸民族精神之脊,为全诗奠定豪迈基调。“十四亿心凝万钧”直抒民心所向,将个体力量汇聚成护国洪流,“敢教寇胆碎如霜”则尽显破敌决心,刚健有力。中间两联尤为激昂,“大刀怒劈”“热血狂浇”“刺刀见红”等具象化的战斗场景,勾勒出军民同仇敌忾的壮烈图景,声色兼备、气势逼人;“宝岛归帆”“众志成城”则将情怀从御敌延伸至统一大业,让壮志与期盼紧密相连。
全诗最具张力的莫过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靖康耻雪甲午恨”直面过往伤痛,却以“中华雄气贯穹苍”收尾,将悲愤化为奋进之力,既铭记历史,更彰显当下中华的强盛底气。七言律诗的格律规整,韵脚铿锵,“苍”“霜”“烫”“慌”“涛”等韵字层层递进,如战鼓催征,强化了情感的冲击力。诗人以“赤心铸剑”为核,将山河、民心、历史、壮志熔于一炉,既见铁血豪情,更含家国大义,是一首彰显民族骨气、凝聚奋进力量的正气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