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期
《朴拙藏灵秀,墨韵载文心》
——盛明君老师书法作品艺术赏析
文/墨禅
诵读:放飞希望
主编:静心
盛明君老师的书法作品,是传统笔墨与个人性情的深度融合,既扎根于汉魏唐宋的碑帖精髓,又以灵动的笔墨语言构建出独特的艺术气质。从其作品(如《六尺巷》《趣长笔短》《寿》等)中,可清晰感知到“厚、灵、意”三者交织的审美特质。
一、笔法:厚拙中见锋芒,方圆间藏律动
盛老师的用笔兼具“碑之骨”与“帖之韵”:
- 方笔立骨:取法汉隶《张迁碑》《乙瑛碑》的朴拙,又融入魏碑的雄健,如《六尺巷》中“巷”字的横画,起笔斩截、收笔沉实,线条如屋漏痕般涩重,却暗含弹性;
- 圆笔藏韵:行草作品(如《欢心》)中,侧锋与中锋交替,笔画如“折钗股”般圆转,枯笔处见苍劲,涨墨处显厚重,墨色浓淡、线条粗细的对比,让作品兼具“力的节奏”与“美的韵律”。
二、结体:平正中求奇险,古雅里显鲜活
其字法打破刻板的规整,于传统框架中注入意趣:
- 楷隶作品(如《无量寿》)以方正为基,却通过局部夸张(如“寿”字的捺画舒展、“量”字的竖笔拉长)制造疏密反差,古拙中透出灵动;
- 行草作品(如《虎》《時來》)则以欹侧取势,字势左顾右盼,如“虎”字的撇捺如奔兽展翼,笔势连绵却不失法度,既得“颠张醉素”的狂放,又守“二王”的雅正。
三、章法:简淡中含气象,题款里见文心
盛老师的作品布局“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 大幅作品(如《六尺巷》)以单字纵向排布,留白宽绰,配合小字题款(注解题跋出处、创作心境),让书法不止于笔墨,更承载文化意涵(如《六尺巷》题款暗合“谦和”之旨,《食》的题款诠释“民以食为天”的民生观);
- 小品作品(如《福》)则以墨色浓淡、字径大小营造节奏,红色洒金纸与浓墨的对比,让作品兼具视觉冲击力与传统雅韵。
四、气质:以墨载道,文心映艺
盛老师的书法不止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以文铸魂”的实践:作品内容多择“谦和”“福寿”“勤勉”等传统命题,笔墨间既见“朴拙浑厚、格调高古”的传统底蕴,又以灵动的个性语言,让古老的书法与当代审美共振——这正是其作品“于传统中出新,于性情中见雅”的核心魅力。
作者简介:原名盛明君,字行,易水堂主人,慧桢居士,哈市生人,祖籍山东,本科学历,自幼习书绘画。2024年被收入《中国书法家大辞典》(当代卷)。
累计发表诗词、散文等300余篇,曾荣获中国诗歌艺术贡献奖、中国诗歌艺术优秀诗人奖,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金奖得主,被授予“国际博爱艺术家”称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荣获一等奖,被授予“中国功勋艺术名家”称号。1983年在省书法学院学习。1988年参加“火炬杯”书法大赛获优秀奖。同年开办书法班,作品被台湾省、日韩友人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人收藏。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哈尔滨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协会会员。现任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研究员、黑龙江省书道艺术研究会会长、哈尔滨市双城满族书画院副院长等。
放飞希望:司法一线公务员退休,现执业律师。
热爱朗诵和主持,曾在哈尔滨音乐厅主持个人独唱音乐会,连续五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演出中担当主持人。喜欢模特走秀,喜欢爬山等户外运动。受聘于老干部服务中心的朗诵和模特讲师。
热衷于公益事业十余载,当选为哈尔滨市香坊区志愿服务联合会首任会长。
愿做一束光,光够亮就福泽四方,光微弱就惠及身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