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渭滨区、金台区荣登2025赛迪西部百强区榜单
文/王博(陕西)
2025年11月14日,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了2025中西部县域、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公布了2025赛迪西部百强县、2025赛迪西部百强区榜单。其中,陕西宝鸡市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凭借出色的经济表现和发展潜力,成功上榜西部百强区,分别位列第53名和第96名。
科学评价体系,彰显发展实力
据悉,该研究遵循科学、系统、客观、可操作、可对比的五大基本原则,采用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构建形成了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对中部226个城区、西部237个城区(不包括直辖市辖区和国家级新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最终形成了2025赛迪中部百强区、2025赛迪西部百强区,全景展现了我国中西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态势。
渭滨区和金台区能够在众多城区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其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渭滨区: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十四五”以来,渭滨区创新实施以商招商等“8+N”招商模式,累计招引项目475个,完成到位资金498.4亿元。同时,积极培育“五上”企业,累计培育395户,全区经营主体数量达到36022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数字经济领域,渭滨区取得了显著进展。互联网产业园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全区数字经济产值超110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此外,渭滨区立足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盘活闲置楼宇21.5万平方米,建成21个专业楼宇(园区),有效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文旅产业方面,渭滨区持续推动文旅商体深度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全链互动。石鼓文化城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20亿元,年均增长13.4%,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渭滨区大力实施“渭滨五宝”等特色产业培育行动,11个农产品纳入“宝农优品”,3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也是渭滨区的一大亮点。清姜河获评全省幸福河湖、全国最美家乡河,全区绿地面积较2020年增长6.99%,成功创建全省城区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居民创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民生福祉方面,渭滨区坚持民生为本,打造区域特色化劳务品牌,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4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余人次。同时,新增养老床位900张,新建城市书房、阅读空间17个,建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街4个,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验全国推广,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金台区:产业升级,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以来,金台区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推进工业强区“15435”行动,围绕6大产业集群,构建起以蟠龙高新区为龙头、以金河工业走廊等为支撑的“一区多园”产业发展平台。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工业产业向新提质。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金台区以产业链思维谋招商,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7个、10亿元大项目16个。实施宝鸡数字大厦、宝鸡视觉超算中心等重点项目802个,完成投资853.19亿元,推动项目招商蓄势突破。
立足“科教新城、产业新城、生态新城”发展定位,金台区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龙源工业园、擀面皮产业园、输配电产业园等园区,加快产业聚集,推动蟠龙高新区加速崛起。
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产业在金台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坚持商贸物流支撑、文化旅游引领、现代服务突破、全面融合发展,建成盛世广场“食尚街”和“国潮”商业区唐潮·文化城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促进第三产业繁荣发展。
城乡融合方面,金台区推进中心城区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千万工程”示范引领,加快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推动“断头路”“瓶颈路”贯通,新建停车位、城市公厕,加大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城乡蝶变升级。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轩苑第一小学、市中医医院分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民生福祉得到普惠共享。
渭滨区和金台区荣登2025赛迪西部百强区榜单,是宝鸡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为中西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两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编辑简介: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