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马口”地名由来考
文/吴雷
汉川工业重镇繫马口,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其位于汉水下游南端,距县城7.5公里。东与汉阳官桥毗邻,西同庙头镇接壤,南濒丁集乡境,北倚汉水与两河垸隔江相望。地理位置处东经113°48'—113°50',北纬30°32’—30°34’。
这里古称繫马口,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据明嘉靖《汉阳府志》记截:“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19年)九月,蜀先主败于坡,斜趋汉津,与关羽船会,得济沔于夏口,关羽路经此地,屯兵休憩”。由此据传,有一男童,用绳捆住赤兔马嘴,引起嘶叫,关公见之,笑曰:“谁家顽童,繫我马口?”繫马口便由此而得名。早期,当码头还有关公繫马用过的马桩,马槽和马厩,后因河床变迁而遗失。可知今马口镇古称繫马口,主因是因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在此系马休憩得名。但作为一处流传近两千年的古地名,倘若仅仅只是因为关羽曾在途中小憩休息,将战马繫在此地而得名,似乎有些单薄与牵强。
自古以来,马口镇地处交通要道,乃“北抵汉津,南控江汉”的水陆枢纽之地;也是为历代兵家必争要塞。
1984年,在马口严家山张周湾曾出土西晋铜弩机 ,西晋时期文物在我省发现不多。而作为当年战事中尤为重要且高级的武器铜弩机的出土,更是为研究西晋时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印证了三国两晋时期马口这一军事要地战略地位之高。
考明代万历《汉阳府志.卷之一舆地志.郡邑沿革.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九月,蜀先主败于长坂,斜趋汉津,与关羽船会,得济沔到夏口。”公元二零八年九月刘备与曹操交战于当阳长坂坡,兵败之后退回汉阳与关羽相会于夏口(古时武昌之名)。而马口镇与夏口之汉阳近在咫尺,当属于其战争版图中重要的一环。
另据明代嘉靖《汉阳府志.卷之二方域志》“戍子圻:在县治南十里。世传三国关羽驻兵于此,今有庙存。”戍子圻即今汉川庙头镇,也是紧邻马口镇不过数里之遥。相传此地三国关羽也曾驻兵于此。
另据清代同治《汉川县志.卷八.建置志.寺观》“关帝庙:有五。一在县治东。一在二铺街。一在戍子圻。明邑人尹应元所建,有记。一在刘家塥。一在小里潭。”明确点名记载了戍子圻很早时期是为纪念关羽而修建了关帝庙。 而在清代同治《汉川县志.卷七.山川志》记载:“马城山:一名小观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有桥接汉阳界。《方舆纪要》云:下有马城铺。《安志》云:马城山形圆如盆。相传汉寿亭侯驻马于此。”此志明确指明了地处马口附近的马城山就是关羽曾经驻马之地。
考据清代乾隆时期学者周广业编著《关圣帝君征信编》中记载:“系马口关志在汉川县西南一十里。”至少在清代早期马口地区就已建有祭祀关羽的传统了。 宋代词人姜夔少年时期曾旅居于马口白石湖畔。在他的名作《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序言中写到:“予女媭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虚怅望,因赋是阕。”其幼随姐姐居住于白石湖畔,其地依山伴水,自然环境优越,水草肥美,鸟兔成群。是一片适合动物生长的地方。
从以上种种证据显示马口镇不单单只是一处关羽系马小憩之地。更应是关羽曾经在此驻扎过军队,将其作为后勤保障重要战略资源要地之所在。繫马口的名称不是单纯的有顽童将马的嘴巴繫上逗乐,而是此地乃关公驻扎部队繫马、饲马、放马、兵员得以休整的关口要地。
笔者还查阅到中国历史上也有另一处地名和繫马口类似的地名——“羁马口”,此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西南边陲的一处战略据点,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南,距永济市区约18公里。该地扼守涑水河谷与黄河渡口,是秦晋争夺河东地区的重要位置。
繫马口必然也曾经是古代一处重要的战略要地。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战争属性渐渐被商旅的功能所取代,从而慢慢形成一处汉江之畔的商埠要津。 明清时代,马口在地理位置上有其优越条件,“变众水汇归之区,为五谷丰登之源”。汉南第三条支津。从南河渡,绕白子河(即古秋江河),在马口地段与汉水相接,并与沔阳的建子湖,西江的朱龙湖、痤子湖,汉阳的侏儒、屯口等地,湖、河相通,那时候河道虽窄,但可通舟楫往来。加之汉水上连襄阳樊城,下达武汉各地。陆路虽无宽阔公路,但东西南北相互贯通,牛、马车、人力车、肩挑贩运,可任意往来。解放初期,这里又修了城(隍)蔡(甸)公路,马口至武汉可以通汽车。水陆交通为这里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清末,马口的街道成丁字形,上街、正街为横,横街为竖。是商业铺面集中的三条街道。民国初年,以规格长条麻石嵌道,路面整齐,随着商业的遂渐发展,这三条主街道又延伸成下街、何兴街、后街、兴茂街和石头路。街道布局和房屋建筑别具一格,清末民初,这里非争战关隘,亦非府、县建衙之地,二战时期,武汉等大城市沦陷之后,一些商贾为了逃避日军的轰炸骚扰,纷纷迁居马口经商和投资办厂。那时一个仅有2000人口的小镇,就有营业门店近200家,像金号银楼、当铺布庄、榨坊、窑业、大竹木行、手工业作坊等大商户等形成集约化;还有特色传统风味美食比如潘同春豆瓣酱、小磨麻油、胡氏荷月、糊汤粉、猪油锅盔等,现如今,发展到有6万人口、工农业总产值达22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90亿元的县辖大镇。
颇具金马雄风的繫马口镇更是在时代的发展中成为闻名全国的重要双弦(纺织线、电缆线)工业重镇,不愧是江汉平原上一颗闪耀的明珠。繫马口——是一个相当有来头、特别有品味的名字!
作者简介:
吴雷 人称先生学者,其实就是一末学;半百依然初心不改,始终求知若渴,致力于荆楚文化的探索和研习。